臣尽欢_作者:弱水千流(163)

  阿九被这话问得一愣,还没来得及开口,又听他缓缓说:“十六为官,十七便右迁为大凉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执掌朝野cao控天下。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作为,帝姬就不觉得奇怪么?”

  “……”这话还真是别扭,怎么听都觉得他在变着法儿地夸自己。她古怪地看他一眼,歪着头略思索,半晌才回道:“大人积石如玉,世无其二,乃治世之能臣……”

  “帝姬终究太天真,”烛光下的傩面无比诡异,他嗓音里夹杂笑意,语气却是漠然的,道:“若不是太后暗中相助,丞相再如何惊才风逸也不可能一步登天。这些天来你身在禁中,耳闻目睹,难道就从未怀疑过太后与丞相之间的关系么?”

  没有怀疑过,怎么可能呢?谢景臣对任何人都冷漠疏远,却会在每年的浴佛节入慈宁宫,替葛太后誊写经书,加上太后对他的态度,单凭“君臣之礼”四个字,怎么也是说不通的。此时听他这么一说,愈发印证了她之前的猜测,看来谢景臣同太后,果然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阿九面色微变,迟疑道:“你和太后……”说着忽然觉得不对,又连忙改口,“我是说谢大人和太后……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话问出口,下一瞬便兴起个古怪的猜测。从古至今,宫中女眷豢养男宠的例子也不算少。秦时的赵太后,南朝时的山yīn公主,唐时的则天皇帝,个个如此。面取其貌美,首取其发美,供位高权重的女人亵玩泄yù,谓之面首。

  她暗自在心头描摹谢景臣的容貌,面若秋月郎艳独绝,果然很符合面首的标准……那人平日里一副桀骜孤高的姿态,难道真的是太后养的面首?

  阿九悚然大惊,侧目骇然地望着他。面上是吞了个活苍蝇的神态表qíng,话音出口,舌头都在打结,磕磕巴巴道:“你你你……我是说谢丞相,大人该不是太后的男宠吧?”

  这么一想,她觉得直犯恶心,同时又觉得太后是个jīng打细算的人。如丞相这样举世无双的美人,养了一个还能当两个,果然是很会享受……因为知道谢景臣喜欢她,所以太后才会和她争锋相对么?

  那个戴傩面的人转头看她一眼,目光里写满无奈,半晌才挤出几个字来,沉声说:“帝姬的想象力果然很丰富,只可惜事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谢丞相不是太后的面首,他是太后的亲生骨ròu。”

  “什么?”她大惊失色,一个纵身从蒲团上头一跃而起,满目震惊地看着他,“亲生骨ròu?你说谢景臣是太后的儿子?”

  钟馗面具的双目处开了两个孔dòng,黑漆漆的,像两道望不见底的深渊。那人微扬了脖子看她,凌厉的目光投she过来,仿佛透过重重云霭俯视山河。他并没有否认,只是缓声道:“二十余年前,葛氏曾诞下一子,却被司天监判了个‘祸国孽胎’,那时举国上下对命理之说深信不疑,皇帝为保大凉基业,只能忍痛割爱,下令将襁褓中的皇子处死。葛氏救子心切,便想出一招偷天换日,所以死的是假皇子,而真正的皇子却活了下来。被一位苗人乐师带出了皇宫,在苗疆长大成人。”

  阿九怔忡,愣了好半晌才讷讷道:“你是说……那个皇子就是谢大人?”

  司天监的判词,真假皇子,离奇bào毙的苗人乐师……这样一段往事,道不尽的辛酸悲苦,尘封了整整二十五年,在阿九眼前徐徐铺陈开。原来如此,难怪他谢景臣对外宣称自己父母早亡,难怪他没有亲朋,之前种种全都串联到一起,同这人口里说的极其吻合。他是葛太后的儿子,是大梁国君的皇弟!

  脑子忽然变得胀痛,她仍旧满腹疑窦,撑着额合着眸子,困顿道:“谢景臣是太后的儿子,那又如何,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个?”

  他一哂,“不妨将实话告诉帝姬,谢景臣步步为营算尽天机,图谋的是这万里河山。如今他手握朝政大权,又控制了锦衣卫,按理说,要bī宫谋反是易如反掌之事,却迟迟未有行动,帝姬冰雪聪明,想必也猜到了其中因由。当年太|祖皇帝手下有四员猛将,为建立大凉立下汗马功劳。其后天下太平,太|祖封藩,四位异姓王手握兵权镇守一方,若京都有变,四位藩王必定入京勤王。”说着稍停,他换上副嗟叹的语气,徐徐说:“丞相无兵权,纵有通天之术也是枉然,于是便只能向周国借兵。待时机成熟,锦衣卫bī宫,自有周国大军与四位藩王周旋,丞相夺位,便是十拿九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