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被问得脸色一僵,连忙解释说道:“能、能有什么,我就、就是觉得连姐夫的名字都、不知道,有些说不过去而已。”
“哦,那就好。”苏政雅半信半疑地应了。“你姐夫是西王世子,自然是国姓望月,名字叫作沛霖。沛泽的沛,甘霖的霖。”
“沛霖,沛霖,林佩元,原沛霖……”温婉喃喃念叨着,隐约听到了山岳崩塌的声音。“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原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已经认出了她,知道那名自称柳非真的小姑娘就是自己的小姨子。她甚至可以明白当时他为什么不明示身份,他是那样为人着想的人,既然温婉用了假名,自然是有不便之处。他也便装作不认识,免得她为难。他就是考虑太周全了,才会造成之后的骑虎难下吧?在字帖之事结束后那段失去联络的时间里,他或许是想将这一段回忆淡忘了,却不想在书画聚义会上再次不期而遇,而她又偏偏说了那样暧昧不清的话……
或许,一切,冥冥之中,都早有注定。
上课的时候,温婉一直心不在焉,时常一个人想着想着便入神了,连先生唤她都浑然不觉。温婉也觉得这种状态再留下来,也只是徒然地让人担忧,便向先生告了病,回家休息。苏政雅追出来问她怎么了,温婉喃喃地说道:“你知道,什么是海市蜃楼么?”
苏政雅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东西,茫然地摇头。
“那你就不会明白,海市蜃楼从眼前消失的那一刻的心qíng。当别处的风景,偶尔地出现在自己的天空。美则美矣,却终只是个美丽的误会。”
第110章相决绝
学堂留不得,家也不好回,温婉便来到香江之畔,寻一处静谧的地方抱膝坐下,看江水涨涨停停,起起落落。记得就是在这里,他说观水可以使人心qíng平静,也可以使人思绪万千,他“望湖山人”的字号便由此而来。还为她取号“清扬”,清扬婉兮,婉兮清扬,她当时若是多些思量,或能早一些察觉吧。
小桃见温婉呆呆地坐着,许久一动不动,有些担心:“小姐,江边风大,还是早些回府吧。”
“我心中有件事qíng,待想通了,便回去了。”小桃应了声,便退到一旁,温婉忽然想到小桃是见过林佩元的,心中一惊,连忙问道:“小桃,这几天你可见着了世子?”
小桃摇头说道:“没有。我一直留在屋子里,都不曾出去。不过我听采红姐姐他们说,姑爷长得可俊秀了。采红姐姐还说,以前大小姐嫌姑爷长得丑,不愿嫁,这才轮到娴儿小姐的。现在大小姐可后悔死了!”
听着小桃夸张的口气,温婉的思绪不由回到了更遥远的从前。那一回是世子第一次到温家,退与温媛的婚约。他与温向东在屋里说话,她与温娴便趴在窗外,使劲踮着脚尖偷看他。那时便觉得,世子是一位多么温柔体贴的人。后来娴儿姐姐奔了出去,自动请嫁,当时说的那番话,直到如今,仍然历历在耳,字字清晰。
温婉忽然有些豁然了,其实这一切都不能怪苍天弄人。其实在那个时候,摆在她们姐妹三人面前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只是温娴冲出去了,温媛退缩了,而她温婉,却是站在原地不动。就算时光倒流回去,她大约也不会有温娴那样的勇气。她一如她的母亲柳氏,固步自封地走着七平八稳的路子,一直走到今天,也没有什么可自怨自艾的。
站起身,望着夕阳下粼粼的江面,张开双臂,深呼吸,然后用尽心底的气大声地呼喊:“我——要——回——家——”
回家后,便将书局的材料重新整理起来。终于下定决心将书局还给苏政雅了,就让那一段的时光,随着书局,统统地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想到还放在书局里的那份关于召开书会的企划书,心中骤然一惊:“莫非木屋那人说的‘行规’,与书会有关?”
温婉这时静下心一想,才觉出端倪。京城书局本以朝华书局为首,大通书局在四大书局里居末。但是经她的几番捆绑销售,借助于香江文会之名,一跃成为了京城知名度最高的书局。接着,在世子的帮助下,自己又牵头筹划了这个新形式的书会,正合了那人说的“坏了这一行的规矩”、“有皇族的人撑腰就横着走”。
温婉呆坐了一阵,起身释然笑笑:“都已经决定放手了,还想这些有的没的。明天便去趟书局,将关于书会的东西整理好,给朝华书局的俞局主送去,接下来的事qíng,就由他主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