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公府见闻录_作者:花日绯(210)

  蒋纤瑶回国公府告状,说袁氏欺人太甚,可国公府里的人,大家也是知道的,除了国公爷和蒋源,其他人全都是那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主,这事跟孔氏说,孔氏推说:哟,这可是大事,不归后宅管。再去找蒋修,蒋修也以一切以朝廷宣判为主,不会徇私就是了,也是不管。再去找老太太,老太太原就是个怕事的主,更加不会为了吴氏的二闺女去奔走了。

  吴氏无可奈何,只好行驶了一番她二房长媳的权利,把府里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定要他们拿出个计较来。

  孔氏也是唯恐天下不乱,仗着吴氏脑子不灵,就在背后煽风点火,说让吴氏去求戚氏,叫戚氏修书给蒋梦瑶,让蒋纤瑶和李清来关外躲一躲风头,且不说蒋梦瑶根本就不知道李清和袁家到底有什么仇怨,谁对谁错还不知道,如何能贸然收留李清夫妇,更别说,蒋梦瑶也只是个跟着废王被贬出关的人,若高博还是从前的祁王,他们来依傍也就罢了,可高博被褫夺了封号,贬至关外,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蒋纤瑶夫妇再要来投靠,就太不顾道理了。

  更别说,这样的做法,只是又一次将高博推出去,因为,一旦高博收下了蒋纤瑶夫妇,那么这背后的意义可就不一样了,一开始也许只是李清和袁家公子的口角斗阵,可高博搀和进去,就会被有心人臆传为有意与太子做对了,因为谁都知道,太子高谦是皇后的独子,而袁氏正是皇后的娘家,这番纠葛下去,岂不是要把高博用作他们的挡箭牌嘛。

  深知这其中道理的戚氏又如何肯写那封可能会害了女儿女婿的书信呢,吴氏恼她见死不救,竟然大言不惭说要亲自写信给蒋梦瑶,要行驶一番做伯母的权利,要蒋梦瑶为了蒋家做一份贡献出来。

  戚氏说不过她,也担心她真的写信给蒋梦瑶,所以她就抢先一步,写了这封告知信过来,给蒋梦瑶提个醒,让蒋梦瑶如果接到吴氏的信,千万千万不能答应,信中不乏气愤之言。

  蒋梦瑶也是无语了。

  如果吴氏真的敢写信来要求她收留蒋纤瑶夫妇的话,那这个女人就真是蠢的没救了,不仅蠢,还自私的很。她只想着给自己女儿方便,可曾想过她们的这种行为会给蒋梦瑶这里带来多大的麻烦。

  若是皇后和太子上了心,还以为是高博有意挑衅,到时候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日子,就又要引起纷乱了。

  想想就心塞。

  当晚就将此事告知了高博,高博看后倒是没什么特别反应,只说:“你若是想收留,尽管叫他们来便是,不用顾虑太多。”

  蒋梦瑶当即否定:“不,我可不想让他们来。虽然我与纤瑶算是姐妹,可是从小并不亲厚,她与她姐姐不同,向来对我们大房很是轻蔑,这回说是有事,可是我见也未必是多大的事,若真是什么杀人放火的大事,袁家又如何能到今日都没能讨到说法,将李清抓起来呢,还由得他们到处躲藏?肯定不会是什么生死攸关的大事,咱们不能管。”

  蒋梦瑶虽然不怕事,但是也不想多事,尤其蒋纤瑶夫妇这件事背后夹杂了太多人的恶意,孔氏定是近年来没有在她娘戚氏手中讨到什么便宜,这才抓了机会挑拨吴氏和戚氏闹腾,她的主意定然也不是为了帮助蒋纤瑶和李家渡过难关,想看看热闹倒是说得通的。

  毕竟但凡有一点脑子的,也不会相信孔氏的话,让自己的女儿女婿远走关外投奔一个被褫夺了封号,赶出京城的皇子,可是,吴氏就是信了。

  没过两天,蒋梦瑶果真就收到了吴氏写来的信,信里先是说了一番往日她在府里的qíng景,又以一些府里姑娘全都得到过的小利小惠与蒋梦瑶说道,意思就是说,如果蒋梦瑶这回不帮忙,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忘恩负义的混蛋了。

  言辞有些严厉,依旧是把自己当成是蒋梦瑶高高在上的婶娘在看,对蒋梦瑶说的话,以命令居多,而只要不遵从,就涉及不尊长辈,不睦姐妹,自私忘恩之嫌。

  而这些也就罢了,蒋梦瑶就当没看到这个在家里找不到存在感,就拼命在外人身上找存在感的可怜女人写的信,可是,吴氏最后一段话却是叫蒋梦瑶bào跳如雷,她信上说,自半个月前开始,蒋纤瑶和李清就已经上路了,要蒋梦瑶在关外准备好一切迎接事宜,还把蒋纤瑶的一些生活习xing全都写在了书信之中,要蒋梦瑶多番照顾着些。还说只要她这回把蒋纤瑶他们伺候好了,吴氏就给她记一个大功,将来让蒋修和蒋舫在皇上和太子面前美言几句,让他们可以早日回京,无需在关外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