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思华年_作者:花日绯(172)

  纪家在京城扎根,平阳候府之外,又多了佥都御使府,三房和四房依旧留在宛平,可本族的叔伯在纪邙上任之前就有些在京里,他们去纪家倒也是qíng理之中的事qíng,可是詹事府主母连着三日上门,就有点奇怪了,詹事府主母是冯氏,她和周氏是表亲,周氏是樊城望族,冯氏亦然,两人年轻时算是闺中密友,只是出嫁后,一个在京城,一个在宛平,一年也见不了几回,感qíng也就淡了,如今周氏来了京城,冯氏来找她叙旧算是合qíng合理的,可也没有连着三日上门的道理啊。

  秋彤答道:“是,奴婢是亲自跟着她的车马去的詹事府,这才敢确定回来禀小姐的。”

  宋玉汐若有所思的盯着西窗前的一盆白玉兰,沉吟片刻后,才开口说道:

  “再去探一探詹事府,当家主母三日上门,必有原因。”

  秋彤早就收到了东宫的回执,让她们尽心替宋玉汐办事,务必尽善,因此宋玉汐说完之后,两人就领命下去。

  宋玉汐在房里踱步两圈后,喊来了林樊,让他这两天带几个人去白鹭书院外守着,务必不能让纪衡出事,纪衡是林氏的心头ròu,甚至可以说,没有宋玉汐林氏不会怎么样,可没有了纪衡,林氏一定会疯的,而宋玉汐本身也不想纪衡这个哥哥出事。

  只希望是她多想了。但她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上一世宁氏和周氏控制了她,然后将林氏默默的弄死,对外只说是生病,而纪衡虽然没死,不过却是一生在外漂泊,纪家被宁氏一手掌控,族里的长老也都对她唯命是从,谁也不敢站出来替纪衡这个长子嫡孙说一句话,她上一世没有抓住机会,通过刘三郎见纪衡,所以,便没有从纪衡手中得到援助,若没有纪衡的人在府里协助,她也救不出来林氏,而这一世,宋玉汐绝不能让同样的事qíng再发生了。

  几日之后,秋彤终于带回来一个消息。

  “小姐,詹事府最近的确出了一件事qíng,被詹事府上下瞒的严实,奴婢们探了几日方探得明白。现让秋云继续深查,我先回来禀告小姐知道。就在十天前,詹事府上去了一位姓李的书生,据说是拿着方小姐的信物,上门求亲,说是与方小姐两qíng相悦,私定了终身,不过,最终却被方家奴仆打出了门,而这件事很快就被方家给掩了下来,您说这件事会不会和方夫人连着三日往来纪家有关联呢。”

  宋玉汐听了秋彤的话,眉心就郁结起来,沉声问道:

  “那姓李的书生是谁,从哪里来你们知道吗?”

  秋彤答道:“知道,那书生是个贡生,河间府襄垣乡人,就读白鹭书院,叫李渡,去年恩科落榜,一直是住在白鹭书院旁的小客栈里的,被方家打出来之后,就一直在客栈里养伤,原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了,可是前两天,那李秀才又被方家给喊了回去,到现在都没回客栈,生死未卜。”

  宋玉汐呼出一口气,说道:“京师重地,量方家也不敢在天子脚下杀了一个有功名之人。”

  秋彤也赞同宋玉汐的说法,说道:“是,奴婢也觉得方家不会这样糊涂,不过,将一个打出去的人又找回去,这又是个什么道理呢?”

  就在宋玉汐一筹莫展的时候,派出去保护纪衡的林樊突然跑了回来,找到宋玉汐之后,就慌张的说道:

  “小姐不好了,纪公子给纪家抓回去了。”

  宋玉汐猛地站了起来,怒道:“什么?怎么回事?不是让你们保护好他的吗?”

  林樊喘了口气,说道:“小的们确实守在书院外,一刻都没离开,可是就在今天早上,纪家派人闯入了书院,说纪公子做了伤风败俗的事qíng,族里的长老们全都在纪家等着审问他。”

  “那现在呢?”宋玉汐让自己务必要冷静下来。

  林樊答道:“纪公子被带去了纪家,似乎是被关进了柴房里,他们并不想立刻就审问的样子,所以,小的才敢趁此刻回来禀报小姐知道。”

  宋玉汐踱步沉思,宁氏在打什么主意?猛地想到一个可能,宁氏是想从作风方面,一举击垮纪衡吧。但凡道德作风有问题的举子,是不能参加会试的,若是qíng节严重,还可上表国子监,除去其身上的功名,使其成为白丁。没错,一定是这样的,如果她是宁氏,想要动纪衡这个身上有功名的人,也是要想办法,将他的功名除去才行。

  而这件事若是要成立,就势必会用到方家,转身对秋彤说道:“李渡不会无缘无故的去方家门上提亲,去查查看方家小姐的身体状况。”李渡只是个乡下来的小子,而方家是官宦人家,他应当知道,如果自己莫名其妙拿着方小姐的东西上门提亲会是什么后果,如果不是因为李渡没考中举,想要孤注一掷的搏一把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有了让他不得不上门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必定就是关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