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_作者:风飞凤(20)

2017-07-24 风飞凤

  “桂枝这件,染了,给冬生。”鸭蛋说。

  “算了吧,冬生皮的,这布都不行了。”鲁妈皱眉看了看,“这布片子,糊褙子做鞋吧。”她从屋里,拿出自己的包袱,翻了一会儿,找出一件旧袄片,“用我这件改一改。”

  陈长庚下午,被派去把棉衣里的旧棉絮弹了,准备明天用。

  “那棉絮不够用了,家里还有点棉花,都给他们吧。”茵茵有点无奈地说着,她拿出一卷棉布,“估计长命和长贵的,也小了,大的改成长贵的,用这布给长命做一件新的,再每人做一件罩衫,不然,棉衣的布都不行了,一个冬天坚持不下来,都烂了。”

  接下来的一天,吃过早饭,太阳晒得空气暖乎乎的,茵茵她们把席子铺在扫得gāngān净净的院子里,每人一个棉袄,低着头紧张地fèng制。鲁妈的棉活做得最好,也最快,她一边作,还一边教着桂枝。

  大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张焦氏出现在门口,鲁妈和鸭蛋都紧张地站起来行礼:“太太!”茵茵有点不想理她,但还是看在她上了门的份儿上,叫了一声:“娘!”

  “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多男人的衣服?”

  “帮她做的。”鲁妈指着桂枝,低声回答。

  “哎呀,你们帮外人做衣服,也不说给三少爷和四少爷做。”张焦氏有点不悦,但马上换了一个脸色,“老大家的,听说你收了一箱蜂?”

  “嗯!”茵茵并不否认。

  “那,我最近嗓子疼,你看,这里穷乡僻壤的,也没有蜂蜜可买,你能不能给娘舀一点儿?”

  “蜂才回来几天,还没生产出来呢。”茵茵皱眉,这什么人么。

  “那,你蜂蜜出来了,给娘送过来吧。冬天天气燥得很,得喝点蜜水润润嗓子呢。”张焦氏很气长地说道。

  “冬天又不开花儿,哪里能产出蜜来?蜜蜂还要靠我买糖给它们吃呢。”茵茵说话的口气不仅仅很冷,还有种你很白痴的嘲笑意味。

  “不想给就明说,不要推三阻四的,不就一点烂蜂蜜嘛,能值多少钱。”张焦氏不高兴了,她在茵茵跟前,颐指气使惯了。

  “没有就是没有,就是有,也不想给。”茵茵生气了,想要别人的东西,还这么理所当然,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你——,刘氏,你记着,日子过不下去不要来找我,沿街讨饭,不要说是我张家的媳妇儿。”张焦氏变了脸。

  “我们二少奶奶就是饿死,也不会讨饭去,不像有些人,天生下贱,把讨饭当荣耀。”鲁妈为茵茵出气。

  “老奴才,你说谁?”张焦氏脸色一下涨成猪肝色,手哆嗦着,指着鲁妈。

  “反正我们小姐,没有要过别人的东西。”鸭蛋这块砖,拍得真是好,茵茵觉得特别解气,她悄悄翘了一下大拇指,鸭蛋看见了,得意得一笑。

  “你们,你们记着,遇到难处,不要来找我!”张焦氏见几个人挤兑她一个,撒泼又怕下不来台,就虚张声势地威胁了一句,转身出了门,鲁妈紧跟在她身后,对着背影喊到:“记着,遇到难处,不要来找我们!”看到张焦氏脚下绊了一下,踉跄了几步,她高兴地哈哈笑。茵茵和鸭蛋以前老躲在房间里,不知道鲁妈和张焦氏的仇还结得这么深。

  张焦氏气呼呼地从村头走过来,谁也不理会,径自回家了。好些在大门口纺线做活的农妇,都看到了。最喜欢传闲话的治家嫂,三下两下,把手里的细麻绳缠到鞋底子上,顺着她的脚步,跟了上去。

  “瞧见了没?大概和媳妇生气了。”妇女们闲了,坐一起,手里不停,嘴里也不停,这段时间,是村里闲话最盛,也是吵架最多的时段。正纺线的明善嫂,一边把纺好的线穗子,从锭子上取下来,趁机伸了个懒腰,又拿着棉条,准备奋斗下一个线穗子,“都不知道吧,张家那小媳妇,看着文文弱弱的,说话也细声细气,听她婆子说,分家时,闹得可凶了。”她有时和张焦氏一起抹牌,听她说了茵茵很多坏话。

  “闹得凶?谁听见她吵架了?光听她婆子说呢,闹得凶能一点好地都没有,全是荒田?她那个丫鬟说,婆子胳膊上戴的金镯子,就是媳妇的陪嫁呢。我看,这媳妇儿,才是个软柿子。”立chūn婶不同意明善婶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