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芸却是这样有些不妥,主要是不想他们兄弟失和,何二老爷既qíng圣又偏执。先把何二老爷支开然后再姨娘赶出去,等何二老爷回来寻不到人,这事不会就这么完了。闹到兄弟离心的地步不太好,反正扶正这事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
就是何二老爷以后分家分出去,宗族不同意,原配娘家不同意,扶正就通不过。正妻的名字要进族谱,扶正除了举行一定的仪式外,还得到官家报备以及宗族证书,官家不会管这些,但宗族那关过不去,想扶正那就是做梦。
何二老爷要闹就让他闹去,现在何家族长是何大老爷,何大老爷只要咬死说不同意,旁人议论起来最多说何二老爷不懂事胡闹,再闹不好了,直接分家出去,但想扶正还是没门。只要这件事没成,何家的名声不会受多大影响。
与此同时思芸也一直在做姨娘的思想工作,己经生了两个儿子了,就是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儿子想。扶正之后身份被bào光,就是占了嫡出的名份,当家主母都歌伎出身没有一点娘家,哪家肯把女儿嫁过来,要想着只是占了嫡出的名份就能有好前程,那主母至少也得身家清白。
思芸的意思是把大儿子过继到亡故的姜氏名下,给姜氏立嫡,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身份。这一点何大老爷跟姜家沟通过,完全没问题。因为姜家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人口也不多,没了女儿多个外孙也不错。
何二老爷不是qíng圣吗,愿意守着一个姨娘过一辈子,这个也可以。何家绝对不会bī着何二老爷娶亲,没主母也一样过。前朝有这样的例子,某官员爱上妾室,然后就坚持不成亲,就这么守着过,也没人说啥。娶妻是家族问题,纳妾是个人问题,不能两全的时候,那至少不要让全家老小抬不起头来。
“那姨娘怎么说?”思宸问了一句,没跟何二老爷打过jiāo道,不知道他偏执到什么程度。但扶正这事女子的态度也很关键,没有哪个女人不想扶正的,但也得看qíng况来,以何大老爷的xing格,除非何二老爷把何大老爷杀了自己当族长,不然这事成不了。
思芸叹气道:“对着我她敢说什么,只是说是老爷的意思,她也在劝,只是没劝住。”她料理家务应酬jiāo际这家太太那家太太,还要侍奉婆婆,小叔子房里的姨娘,她真没打过jiāo道。
思宸想了想,道:“你让她以死相bī试试。”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一招是寻死,何二老爷那么想把她扶正,总不是只想给她立个牌位。要是她自己寻死觅活qíng愿死也不被扶正,何二老爷总不好再闹了吧。
思芸也这样想过,有几分犹豫道:“我也想到了,只是没好意思开口,那女子还真是个温柔和顺的。”
思宸淡然一笑,道:“事qíng总是得解决,闹的越久对何家的名声越不好,再闹大了歌伎出身的事捅出来更没办法收场了……也幸好是这府里,要是国公府里只怕她命都没有了。”想想三老爷的外室是怎么死的,当家主母有时候是必须得狠。
思芸点点头,确实是这话,道:“明天我就这么给她说。”要是她不肯,执意想着要扶正,那就依何大老爷的留子去母,就算结果还是把她留下来,也得吓她一吓。生了儿子也不是金牌在手了,儿子留下母亲走人,这是后宅非常常见的事。
第119章 何家(下)
闲话到下午,思宸也就要回去了,便姐妹两个约好后天的时候一起去季家。四太太的母亲还在世,来了总是得去拜见,思宸想着她jiāo际的第一站也从那里开始。思芸在青阳jiāo际应酬了一段时间,对青阳的各种关系非常了解,只是何家的身份跟不上。
何家在青阳jiāo际圈是有一席之地了,但真正官员们的太太,打jiāo道的还是少,季家是耽美书斋,家里还有人当着官,想进入官太太的圈子得从那里开始。
辞了何老太太,思芸送走思宸。想到思宸的提议,思芸觉得择日不如撞日,何家大老爷领着兄弟出门了,等到晚上才能回来。思芸也没一人过去,把何老太太和何三太太都叫上,三个人一起去了二房。
事qíng必须得解决,越早解决对何家越好,这趟过去不是劝,而是恩威并施。既然要当坏人了,她一个人出头何二老爷弄不好以后会怪她,所以把何二老爷的娘和弟妹全叫上,全家女人齐上阵,何二老爷总不好对着她一个人来。
和善如何老太太对于何二老爷的行为也无法认同,当娘的当然希望自己儿子能过的好,但因为儿子一个人行为毁了何家三代人的努力,这真是太超过了。何三太太出身虽然不能跟思芸比,但有一个歌伎出身的妯娌她也是接受不了,想想自己儿女还要因为她找不到好姻亲,这种累及家门的女子,还是早点打发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