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庶女_作者:楚秋(40)

2017-07-29 楚秋 古代言情

  日子想不俭省也难,偏偏家里姑娘又多,想把女儿嫁的好就得有得嫁妆,许太太三个女儿,大女儿己经嫁了,嫁的也算不错,嫁的是跟许老爷同科的,现在是礼部的主事,算是门当户对。

  四姑娘是许太太的二女儿,屋里还有一个六姑娘是庶女。像韩家这样的国公府第会有结亲之意,这完全出乎许太太意料之外,而且还三房的嫡子,对于许太太来说真是喜出望外了,不过问题也来了,怎么陪嫁。

  国公府第,陪嫁少了那不但惹人笑话,女儿嫁过去也吃亏的。许太太也是没办法了,只得向许家二老爷求助。

  许老爷兄弟三个,许老爷家中老大,许家可谓是全心力的供他读书。许老爷也是真争气,出了头。而许家二爷却是弃农从了商,大珠朝对于商人并不是很压制,商家也可以穿绸衣,子弟也可以读书考科举,所以二老爷后来从商许老爷也是支持的,没少补贴这个弟弟。

  许家二爷也是有出息的,做生意发了财,帮着家里务农的老三,也很想想京中生活艰苦的大哥,只是许老爷不大愿意。京城花钱太厉害,一年多个几百两银子啥问题都解决不了,而且家里也有下人使唤,这日子也说不上苦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四姑娘出嫁,嫁到国公府第,别说几百两,一千两银子的嫁妆也是拿不出手的。更何况许家真是千两银子都没有,就是许老爷也知道这回真的向自家二弟求救了。总不能因为备不起嫁妆就不让女儿出嫁,许老爷还没迂腐成这样。

  跟韩家的婚事有了口头约定之后,许老爷就跟许二老爷写了信,也正巧许二老爷正在京城附近办货,本来就想进京来跟兄长一起过年,又在信上看到四姑娘婚事自然更是高兴。二房人口并不多,二老爷并无妾室,夫妻二人,膝下只有一子一女,儿子许贺武今年十五,女儿七姐巧儿今年才八岁。

  许家是二进的院子,说不上宽敞,但过年图的是热闹,二老爷一家过来,也没另外找地方,只在许家住下了。

  过年是走亲访友的时候,许太太想想又另外给韩家三太太单独下了贴,除亲家之间行走之外,许太太还有向三太太说明自家境况的意思。许家家穷在京中也许有所耳闻,但听到跟看到还不是一回事。

  有的是人家在成亲之后又嫌弃女方家底薄,然后死命苛刻媳妇。女儿不比男儿,休妻和离之后还能再挑好的,女儿要是受了委屈那只能忍着,真被休掉那就真完了。虽然能嫁进国公府是门好亲事,但许太太并不想女儿嫁进去之后再被嫌弃。只是口头约定而己,退婚来的及。

  许太太请三太太是初八,前一天许太太就特别吩咐了,尤其是吩了许贺武,三太太是带着女儿来的。那都是国公府的小姐,规矩大,介绍厮见那是肯定的。但除此之外,男女之间是不能随意说话的,许贺武长在乡间,又随父亲行商,能gān也有本事,只是行商久了说话行事多少有些不拘小节。万一唐突了人家小姐,那就不太好了。

  到了初八那天,早饭过后自然先去给陈太君请安,三太太说明今天去向,陈太君只是点点头也就没多说。外面车驾己经准备好,今天是坐车过去,两辆车,母女三人一辆,丫头婆子一辆。

  许家离韩家有点远,像国公府这样的府邸都是御赐官宅,处于huáng金地段,旁边住着的都是非富即贵。许家家穷怎么可能在这种地段买起房子,差不多临近城郊的位置,车子走了大半个时辰才算停下来。

  车子直到二房才停下来,婆子们先下了车,然后扶着三太太和思慧,思宸下车,许太太,许二太太还有几位姑娘都站着迎。

  三太太和许太太上回在霍家见过,三太太就觉得她很好,许四姑娘也很好,这才想结的亲,现在亲事己说定,见面自然亲热。

  思宸和思慧也见过许太太,本yù上前行礼,许太太却是笑着道:“外面冷,先进屋里再说话。”说着许太太又让三太太。

  许太太的上房是后面的三间,只是院子大小别说跟韩家比,就是三房的院子也许家宽敞些。三太太并不意外,她既然想结亲,自然是打听清楚的。说实话,等陈太君去了,韩家分家,三房是庶出,能分到多少还不知道呢,就是分到一些,能住的最多也就是这样的房子了。

  进了正房,许太太让着三太太坐下,又介绍许二太太,三太太并不认得许二太太,但却知道许家二爷是行商的。但看许二太太行动举止有礼有度,并不拘谨小气,自有一派当家奶奶的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