妩媚则天_作者:城城/深水城(184)

  我抬眼第一次认真地打量着李义府,他身着青衣,面容清秀,虽是跪伏,却显得优雅从容,虽竭力收敛,仍难掩他眉眼的轻狂犀利。

  “吴人有烧桐爨者,汉代大儒蔡邕听到火烈声,便知是良材,请用它来制琴,果然有美音,而尾特别焦,故名焦尾。”李义府见我凝望他,不慌不忙地说道,“只有名琴,方能奏出绝世之音。昭仪琴艺虽高,却苦无名琴以助天籁之音。”

  与聪明人jiāo谈果然不累……我心中好感又生几分,却也不开口,听他继续往下说。

  “有人说琴音空雅,并无bào戾与杀气,而我却于昭仪的指锋里听出杀气,隐忍的、深藏的、高高在上的杀气,普通的琴,无法承受如此之气。”李义府声音非常平稳,从容不迫,他跪前几步,从袖中拿出一份奏表递于我,“我这有方好琴,昭仪绝不用担心琴弦会在您至钢至qiáng的指下断裂。我随后便会上表陛下,恳请废王皇后而立武昭仪。我亦会联系朝中友人,劝戒他们上表。”

  “哦?”我并未伸手接过,只是心中激奋,仿佛站于宝山上,内心洋溢喜悦,被不断喷涌yù出的珍宝搅得心痒难熬,“朝中还有与你一样心思的人么?”

  “是。”李义府肯定地答道。

  我幽忧一叹,拧眉思索。李义府所言非常正确,朝中既有长孙无忌一党,许多守旧的老臣、世家都偏向于他。但是自然也会有一心拥立皇帝的朝臣,只是他们多是出身寒门的小官。

  “合众弱以攻一qiáng,战国苏秦的策略,想不到在此时,也同样适用。”我轻抚额,一遍又一遍。

  说到底,两派的分庭抗衡,其实只因为利益的不同。谁不是在维护自己的、亲族的利益?

  一刹那,我仿佛灵犀一窍被点通。我先前总是以己之短,拼敌之长,自然落到下风,而败于长孙无忌之手。这世上容不得怯弱,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逃避,换种手段,或许便可达成目的。

  “昭仪……”一旁的李义府轻声唤道。

  我微眯眼,从指fèng中望去,李义府清秀的外表,说话时极其谦恭有礼,他面上永远带着迷人的笑意。只是面和未必心善,我望见他的眉梢微扬,隐隐有诡诈杀伐之气。用人之道,本无定法。jian妄小人,依然有可用之处。原本便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天下之大,谁没有野心呢?

  碧鲛绡帐随风飘然,chuī散我流泻的长发,我的纱衣与发丝叠dàng而下,似已挽在的李义府手上,熏得他眸色一dàng,似乎有些昏眩。

  《列子·说符》中有“治国之难,在于知贤”之说,可见知人的重要xing,而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思即,我振眉轻笑,十指回旋弹拨,再次奏响了婆娑一音,我斜瞥着李义府,柔柔地说道:“你这方名琴,我收下了……”

  “我……”李义府面上已有沉醉之色,他顿了顿,似有话要说,殿外却传来内侍的通报之声,“陛下驾到!”

  李义府身躯一震,如醍醐灌顶,蓦地醒悟过来,他却不显láng狈,立即退身数步,遥遥跪着。

  “媚娘,”李治大踏步入内,见我正要躬身行礼,便一把扶住我,“你已有身孕,不必多礼。”

  “多谢陛下。”我靠在李治怀中,低头细语。

  “臣参见陛下。”李义府在旁适时出声。

  “李义府?”李治疑惑地问道,“你为何在此?”

  “臣有一表奏于陛下。”李义府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再次取出奏表,高举过头,呈于李治。

  李治接过一看,立即面露喜色,他转头征询地望向我,我心领神会,向他微微颔首。

  李治见我点头,便立即下旨:“李义府所奏之表深合朕意,赐珠一斗,留任原职!”

  “臣谢陛下隆恩。”李义府磕头谢恩。

  “旨意一会便到,你先退下吧。”李治微一摆手,便回身搂着我。

  李义府的眸光轻扫过我,而后再一施礼,便躬身退下。

  “你在想什么?”李治搂着我,抚了抚我的长发,“为何又穿得如此单薄?”

  “恩?”我一愣,一件带着龙涎香的外袍已披在了我的身上,我心中一暖,口中说的却不是柔qíng蜜意,“这李义府是第一个上表提出废后之人,陛下如今下了圣旨,他的职位不降反升。如此仕途,将使那些朝中郁郁不得志的官僚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也为他们指明了上位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