妩媚则天_作者:城城/深水城(245)

  巍峨殿宇隐于森森松柏之间,清幽至极,其中建有“封祀坛”, “登封坛”,“降禅坛”。

  凤舆在通向高坛的玉阶前停下,我女官的搀扶下姗姗下车,缓步而出,一身金灿羽衣如织霞入锦,袍上金凤翩跹yù飞。

  礼乐cháo水般涌出,我——大唐的皇后,统率六宫,母仪天下,一步步拾阶而上,面上庄严肃穆,心中却在窃笑。

  从古至今,浮华背后投影的却是颓败之景,盛衰回转本就是天地轮回之常事,世事变迁无常,并无什么是长盛不衰。我心中明白,封禅其实只是好大喜功、粉饰太平之举,奢华炫丽,却是虚无。

  在我终于登上高坛的那一刻,“礼乐”立毕,天地间只余一片肃静。我止步,依仪跪拜,而后便立在李治身侧,与他并肩立于高坛之上,俯视着脚下无数臣民。

  内侍捧出诏书高声念道:“大唐皇帝令——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奉高县为乾封县。大赦天下……”

  此次朝中不少大臣对我前来主持封禅大典颇有微词,认为女子祭天与礼制不和。而后我上奏,将朝中所有三品以上官员赐爵,四品以下的官员加阶,如此一来,成百上千的官员便得了我的恩惠,他们除了对我感恩戴德,哪里还记得什么礼制。

  礼制是人定的,利益是人给的。世间本就无礼制,有的只是利益。

  云净天朗,朝阳跃出,艳艳如火。我发上斜cha的风钗,灿烂夺目,一流金光倒映,轻轻地烙在我的颠沛岁月中。

  翌日,帝王车驾行至曲阜,封赠孔子为太师,再至毫州祭老君庙,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而后返回东都洛阳,下令刻《登封记号文》,立于泰山。

  夜幕降下,大典既毕,宫中百官及其内宫亲眷渐次散去。

  皓月清辉,夜色幽深,淹没一切。灯火次第亮起,点点微光如皓空繁星。

  大街之上,灯火璀璨,彩帜翻飞,麝兰通气,罗绮如云,踏歌处处,玉醉花嫣,笙箫尘远。

  湘帘半卷,马车驶过,扬起一地轻尘。

  我侧头望去,车窗外光影五色,涌动如流,照人无妍,望之目眩神迷。

  我已许久未在夜里上街,李治不喜喧闹,加上身子仍虚,我便一人微服而出,身边仅带香桂与几名侍卫,倒也落得清静。

  入目皆是璀璨,香桂好奇地四处张望着,眼中溢满惊喜。

  看着香桂那满足的笑颜,我唇角微扬,心间却掠过一丝惆怅暗淡。

  曾几何时,我亦有过如此无忧无虑的时光。但光yīn促变,流年沉浮,我所有的一切皆不可抑制地面目全非。

  明明如月,皎皎银辉,如脉脉水流,淌在青石路上。

  鬓旁乱发轻曳,似察觉了什么,我蓦然转身,却只在如海华灯、如织人流中模糊地辨出一角衣影,一闪而过,仿若虚幻。

  是他?!

  烟花

  “快看!好美!”前方突传来一片惊叹喧哗之声,只见几束荧光奔窜而出,恰似深谭幽花,在暗如锦绸的夜幕中绽放。璀璨,宛若九霄霓虹,云间烟霞,浓深似海,恣意地艳丽着,带着稍纵即逝的光辉,就好似那愈是把持不住,却愈显弥足珍贵的làng漫qíng事,令人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众人惊呼,蜂拥上前,汹涌人流直泄而出,将我与几名侍卫挤开了,终至失散。

  犹如一场预谋,我没有一丝慌乱,分开川流不息的人流,沿着护城河徐徐走着,渐渐远离了夜市,俗世凡尘皆甩在了身后。

  夜来露重,更觉幽凉。糙木寂静,了无人影,偶有一絮薄风悠悠dàng过,似在劝慰我这遗忘了归路的旅人。

  “阿真,是你么?”我仰首遥望夜空中飘浮的烟火,停驻脚步,倚着石栏,石栏冰凉如雪,沁着我的肌肤。

  “媚娘……”伟岸身形踏月而来,他的声音低沉醇和,似一捧凝白如雪的细沙从指尖滑落。一袭碧透玛瑙缬,亮银束带,广袖长裾,烟花璨亮,烁烁yù坠,落满他的衣肩,照见他眸中的暗淡韶华。

  在并州那曾经静好的岁月里,处处有他浮光般的留影。他的容貌未变多少,我依然熟悉。

  一段凝眸,一个世界,数年浮华光yīn消散在凛冽的夜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