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少好动成xing,最喜翻捣母亲的心爱之物。一日,我在母亲的柜中搜索,竟翻出一幅男子的画像。
那画虽然被墨污了大片,却仍难掩画中人的霸气与睿智。
飞扬的剑眉、清冷深邃的眼眸、蓝眸里既有着少年的骄傲和锋芒,也有着男人的内敛和谦逊。挺直的鼻梁,弧线优美的薄唇微微上扬,似乎透露着淡淡的笑意。他的身形高大却又不失儒雅,锦袍玉带,月白长衫纤尘不染……
陛下此时已是中年,且终日一身华贵龙袍,而画上的男子风华正茂,一袭飘逸白袍,无怪我始终无法认出他来!
我用力咬住唇,万般感受瞬间涌上心头,一幕幕清楚的影像、一句句清晰的话语,从我眼前掠过、从我耳边闪过。
大明宫?含风殿?
母亲的名字便叫风明!
梅花小院?
母亲最爱的花便是白梅!
季冬二十二?陛下的寿辰?
那也是母亲的生日啊!且母亲也从不为自己庆生!
沉鱼落雁余几许?横笛轻歌谁人和?朱颜尽是云烟过,待回首,繁华空。
九尺青丝染成霜白,捡尽寒枝不肯息的母亲,寂寞半生。
而那个令她如此痛苦的人,竟是陛下!
犹豫
“噼啪”一声轻响,青铜火盆里的炭火忽然微微爆开,而后便暗淡下去。
我立即上前,拿铲将火盆中的炭条翻了个身,往里添了几块炭,拨压一阵,火势顷刻间便旺燃起来,细小的炭灰纷纷扬扬,却无呛鼻之感,反倒有股淡淡的清香,分外撩人。
我侧头望着陛下,他紧闭双目,靠着织锦软枕,半倚在暗红的软榻上,身上盖着轻薄温暖的紫貂皮毯,似已熟睡。
我无声长叹,瞥向殿外沉闷的天空。
殿外仍旧飞雪如絮,纷纷蒙蒙。
陛下依然每日上朝、议事、批阅奏章,未流露出一丝一毫异样,生活作息也无任何变化,似乎那一夜他在梅院中的失态,只是我做的一场幻梦。
“媚娘……”chūn桃悄无声息地从殿外进来,她朝我比了个手势,我心中了然,再望一眼陛下,便退出殿去。
今日立chūn,雪仍未停,茫茫大雪,满目的洁白与诗意,下得人肝肠寸断。
满院的花在初chūn的风欺雪扰中尤自抱紧了□的双臂,唯有梅树弯曲着舒展枝上挂着含苞待放的花蕾。
“媚娘。”阿真在小道上轻声唤我。
我亦不回头,悄悄地向他招了招手,而后径直地走到偏殿檐下。
一棵积雪的松树挡住我们的身影,阿真柔声说道:“媚娘,你过得好么?”
“先别说这个,”我没心思与他互诉离别之qíng,只低声问道,“我给你的那匕首,你带在身上么?”
“恩?”阿真一怔,虽感诧异,但他仍从衣兜中掏出匕首,放在我的手中,“我一直片刻不离地带在身上。”
我的指尖沿着匕首鞘上jīng致的花纹游走,柄上的“明”与“民”二字依然清晰:“阿真,你要记住,这匕首你定要藏好,绝不能让人看见。”
“这又是为何?”阿真仍是疑惑不解。
这匕首上所刻“明“字自然指的是母亲,而陛下的名字是李世民,那另一个“民”必然是他。
母亲隐姓埋名多年,我知道她心里一直有一个男人,想必在她万丈繁华的身后,也有着不甘的qíng感。她守在武家,心中应当也怀着某种美好的希望,相信细水长流的日子,与许白头偕老。
上天成就了无数英雄男儿的铁血梦想,却辜负了多少悠悠女子的深qíng怅望。
而那个负了母亲的男子,便是陛下。
母亲不想见他,我亦不想让陛下见到她。
但,我如此决定,究竟是对是错?如此结果,对母亲真是好的么?
“其中曲折我一时无法向你说清楚,但你定要记得,万不可让人看见这匕首。”我压低声音沉重地说道,“否则,恐怕你我都将有杀身之祸。”
“我知道了。”阿真郑重颔首,他将匕首重又收回衣中去,而后他握住我发凉的手,似乎看穿了我心底的挣扎,他眼神坚定,“我会守着你,绝不会离开你。”
我缓缓抬起头,注视着他饱含qíng意的眼眸,他的眸中映着绵延的火光,不灭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