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要她进一步,他总是立刻退三步,虽然气苦,但她也明白他这么做才是对的,也是不得已的。
没错,他是不得已的。
因为她瞧得见他眼中越来越常显现的痛苦与挣扎,还有满满的罪恶感,这些激烈的负面qíng绪折磨得他有些憔悴了。
她心疼,她不忍心,所以总是按捺下自己的渴望。
这种事她倒是比他jīng擅。
从她了解自己在宫中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到阿玛额娘的处境时开始,她就总是按捺下自己的yù望,学习如何将痛苦化为坚qiáng,接受她想要的也许永远得不到的事实,并满足于她所能拥有的。
多年下来,这已经成为她个xing中的一种习惯,她不是不难过,只是……
习惯了。
就这点而言,相信成熟的大男人也不一定能及得上她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女。
「大哥,还有几个地方要去?」
「辽东离京师不远,qíng况不严重,所以只剩下苏境了。」
「只剩下苏境?那么,我还有半年时间……」
她能做什么呢,在这半年时间里?
他们相处的时间只剩下半年了。
她想做什么呢?
纵使皇帝爱民,朝廷积极于拨银赈灾,但若是地方官根本不拿赈灾当作一回事,甚至还忙着催租征赋,百姓不乱才怪。
一踏入苏境,梅儿与额尔德便不断耳闻这种qíng况。
「……bào雨水患,麦收无望……」
「……囤积居奇,哄抬米价……」
「……拥入典吏衙署,毁坏轿椅家私……」
「……聚众罢市,抬神哄闹,威胁官府放赈……」
「……饥民抢夺官粮……」
「……截抢外运米船……」
额尔德大皱其眉,梅儿连连惊呼不已。
「大哥,苏境好象最严重啊!」
额尔德颔首。「今年苏境已历经三场bào风雨了。」
「难怪。」梅儿喃喃道。
宜兴县的丁蜀,一派陶乡风qíng的小镇,陶铺的路、陶砌的房、陶围的院、陶叠的墙,纯朴又高雅,这儿居民的生活似乎不太受水患的影响,但在饭馆内,食客所谈论的俱是风灾水患所引起的民乱。
「我们要不要先到无锡去看看?」
「不适宜。」
「为什么?」
「既是最乱的地区,自然不安全。」
也许是因为他越来越冷淡的态度,越来越拘谨的言词,也或许是因为他现在连眼神也不给她瞧见……不,他连看都不看她一眼,一个多月以来他都是这种教人火冒三丈的态度,面对她总是半垂着眼眸,也不再趁她不注意时凝视她,就好象没有她这个人似的。
这种qíng况实在令她生气,致使她忍不住赌气地脱口道:「我偏要去!」头一回,她表现出任xing的姿态。
没办法,她才十五岁呀!
沉默一下,「那就去。」额尔德仍是不看她。
她想挖出他的眼睛!
事实证明额尔德说的话才是对的,而梅儿赌气之下所做的决定是错误的。
还不到无锡,只不过在邻近某个无名小村庄里住了一宿,翌日上路不久,他们居然碰上了一票劫匪,而且还是乱七八糟的杂牌军,男女老幼,锄头、斧头、菜刀、剪刀全都包了,甚至还有人挥舞着剃刀和炒菜铲,最厉害的是奶娃娃的嚎啕大哭,那种要奶喝的尖嚎真是天下无双,所向无敌。
「他们到底要gān什么?种田?打猎?做饭?还是搬家?」梅儿惊讶地咕哝。「不会一起来吧?」
额尔德瞥她一眼,再看回那一票可笑的杂牌军。「你们想gān什么?」
他本就有一股天生的雍容气势,再加上这会儿的沉肃语气与威棱眼神,简直就像个领兵冲锋陷阵的前锋将军,威风凛凛所向无敌,顿时骇得那票「劫匪」脸色青白地连退两大步,除了男人们之外,其它人的「武器」铿铿锵锵掉了一地,破破烂烂的,好象铁铺里有待整修的工具,还有娃儿吓得尖声大哭,老人一屁股跌坐在地,搞不好再也爬不起来了,看上去好不凄惨。
好半晌之后,一个结实粗勇的壮年庄稼汉才抓着斧头,在众人的「推举」下紧紧张张的上前一步。
「把……把你们身上的银票和银两统……统统jiāo出来!」结结巴巴地说完,马上回头询问地望着大家,看他是不是有说错什么?
大家拚命点头鼓励他,于是他勇气倍增,转过头来继续说:「留……留下买路钱就……就饶你们一命……不,两命!」又回头,大家再次拚命点头,他挺了挺胸膛,突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还威风八面地对他们挥挥斧头,「对,就是这样!」也不再结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