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桃花_作者:安意如(9)

2017-06-04 安意如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huáng,双飞西园糙。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gān行》李白

  在关于爱的故事里,我最爱听矢志不渝。在关于婚姻的篇章里,我最爱的却是忠贞不移。

  古老中国,许多事qíng都是被明令禁止的,譬如不经允许不得私相授受,不得随意恋爱,不能思慕与己不门当户对的人,唯独对婚姻中的早婚早育,多子多孙,由上自下,一直是持宽松放任的鼓励态度。

  所以就有了那么多青梅竹马,指腹为婚的故事。男孩和女孩邂逅在年幼时,嬉闹间相见相亲,原只以为是玩伴,却不料被安排做了偕老的人,命运如此果断,不容反抗也好。成年后自己练成了火眼金睛去找,也未必找的好。

  我信有缘人终归有缘,不是所有的包办婚姻都悲苦愤懑,便如这首《长gān行》描述的夫妇。李白的诗有许多,豪迈的,激扬的,落拓的,清简的,不必一一列举。这首《长gān行》是心头大爱的一首。一开始,是爱它童趣盎然,渐渐是为它细致深婉,道着了心头隐秘风流。

  正文 02-2 同居长gān里,两小无嫌猜(2)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一语未了,心头弦暗动,由是惑疑,这层层感qíng的递进,深入发肤。这等深qíng转无qíng的话,身为男子是自何处得到暗示,有如此jīng准的体味和表达。真是令女人汗颜啊!

  《长gān行》实质是回忆的诗,以一个女子的语气,回忆与丈夫自年幼生活至今的经历,一个女人的一生尽在一首诗里头。十四为君妇,不通人事的忐忑;十五始展眉,初解风qíng的喜羞;十六与君别时,已有誓同生死的信念……

  男和女都在长成,逐年褪去青涩。时光流逝,换来的是成熟。

  《长gān行》描述了一种温暖,稳妥,持久的婚姻状态,开始的时候,总是男人显得成熟。虽然年纪相差无几,但男人沉稳,耐心。显然,开始的时候,他对身份的转变比她适应。

  也许,她就是他从小喜欢的人。是以,他才有耐心去守候。一个人,在另一个人护持中觉醒。好像一觉醒来就看见那个人在身边,心里安定沉着——幸福,应该就是无声胜有声的状态。正如桃花的粗粝枝gān,承托出花的娇媚。没有男子的承托,女子不可能顺利成长,也不可能感受到婚姻的幸福。

  无可否认,男xing的存在至关重要,即使是唱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被磅礴祝福簇拥,迎娶回家的好女孩,也不能一夜长大,迅速进入妻子的角色,成为宜室宜家的女人。女人需要时间,耐心的鼓励和温柔的包容。如桃花身在chūn天,被暖风chuī,方可初绽,艳放。

  感qíng深长缓慢,建立需要契机。维持需要耐心。漫长的婚姻制度,所带来的不一定是无休止的痛苦。时机不至,所遇非人才会痛苦。

  年幼时的相遇,少年时成婚,婚后的相处。生活如在眼前,每一个环节都丝丝入扣。后来,是女子紧随其后,变的成熟,变得坚定,仿佛要把丈夫多年赋予的深qíng悉数回报。她在朝夕相处中学会温柔,谦忍,坚贞,同时,热烈的xing格也不曾磨灭。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感qíng姿态已是由被动转为主动。即使身化灰烬尘土,也不要与君离分。虽然诗中没有直接描述两人山盟海誓的qíng形。但由“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可知两人感qíng深厚,绝非那等勉qiáng送作堆,凑合在一起的夫妻。两人如胶似漆,相信彼此坚贞不渝,女子深信丈夫有尾生的赤诚,誓不离分,自己又怎会像化作望夫石的女子那样无望凄惶呢?

  不久,男子随商船出外讨生活,女子守在家中担惊受怕。生活霸道隔绝了两个人平静厮守的愿望。倚门遥望他走过的道旁,已黯然长起了绿苔。苔深叶落,窗前huáng蝶飞。独守空闺的女子暗惊季节变换、时光迅逝的同时,也心忧寂寞催人老,青chūn易逝。

  正文 02-2 同居长gān里,两小无嫌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