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_作者:安意如(44)

2017-06-04 安意如

  漫漫,夕阳红了天,小楼轻上,远远见他自畈上小道回来,心里这样安定。日子这般温顺。

  然而他们在北方,北方那个大气荒芜的城市,燕赵碧血,留不下前世江南的一对双飞燕。或许,下一世,还有这样的机会罢。此生做了乌衣公子,朱楼贵妇,步步行来步步停,那得这样的清闲悠。况且又是红颜命薄,huáng沙掩玉貌,三载即与君长绝。

  于是,容若的哀凄,似荷叶染绿杯里的酒,碧得清警凄凉。

  他在落花如雪的月夜里,朦朦胧胧中,看到了她立在小红亭边绰绰的身影,接着又仿佛听到了几声玉钗轻敲翠竹的声音。他知道,这是她寂寞不安地表示--

  你爱月夜访竹,问竹,清洁如许,可有愁心?可愿共人知?我听出来你是在自问,是你自己冰肌玉骨不yù谪世。在觅知音,你爱哭,却又怕自己如湘妃泪尽。这竹种在你的屋前,日夕看着你,守住你。它们是这人间你最沉默坚忍的知音。这世间有太多东西使你疑惧,有时候,甚至也包括我。世间qíng意如此不稳,而你摆dàng其间柔弱而不改刚洁。

  是……你回来了吗?踏着溶溶烟月而归,不改昔日的风貌。如果你是归云,定会看得见。我一直守在这里与你的竹友一起等你。

  等你再续来生缘。

  于中好

  (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

  握手西风泪不gān,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yù画难。

  【别离间】

  古人的可爱在于他们与自然没有隔阂,而有敬畏心。看见喜鹊认为是老天派好鸟来通知他们喜事临门,恨不得邀喜鹊进门喝酒,拿些喜糖来给喜鹊吃;至于鹧鸪,古人认为它的叫声是在说:"行不得也,哥哥"意在劝人不要轻易别离。

  在行动基本靠走的古人看来,离别实在是事关生死的大事。因为这鸟儿的叫声勾起人太多想法,很多不可言说的愁绪,使人有知音的感觉,所以鹧鸪渐渐入了诗词,除了词牌,后来还成为一种乐调的名字。鹧鸪为乐名,许浑《听歌鹧鸪》诗:"南国多倩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郑谷《迁客》诗:"舞夜闻横笛,可堪chuī鹧鸪?",《宋史乐志》引姜夔言:"今大乐外,有曰夏笛鹧鸪,沈滞郁抑,失之太浊。"由此可知,至南宋时鹧鸪似为一种笙笛类的乐调。

  唐、五代词中无《鹧鸪天》调。此调始见于北宋宋祁之作,而晏殊犹善填此调。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最多。《于中好》是其一,但我一直觉得这个别名呆板严正没有声色,远不如原名活泼,有鸟群起落喧杂的清新。

  《鹧鸪天》这个词牌多用来抒写离愁别绪,很少写壮怀激dàng的豪qíng感怀。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容若的几首《鹧鸪天》正合了这一意旨,据考证此阕《鹧鸪天》当作于康熙二十年顾贞观因母丧离京南还时。这一年容若扈驾远行,与友人多难聚首,南下北上有如飞鸿,容若感伤于此,故有:"握手西风泪不gān,年来多在别离间。"的感慨。梁汾南还,他赠以小像,题以清词。遗憾的是这幅小像并没有存留下来,后来毁于火中。否则透过小影当可窥见容若一片伤心画yù难的忧郁。

  犹记得,容若曾泣"一片伤心画不成"(《南乡子》),那是写给亡妻的话,而今在送梁汾南还,友人之间的送别词里也出现了语意接近的话语。可知梁汾在容若心中地位殊重。

  容若有时敏感太甚,一般的别离也会惹他不安,仿佛天地万物都随之同悲一样。这样的多qíng,多为淡漠的现代人所不解,亦觉得qíng感太重,不堪兑付。再说一个男人动不动握手西风泪不gān,和朋友离别又是赠词又是赠照片,简单复杂化。也忒不洒脱了!

  我不赞成容若这样细腻感伤,太白那种"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缺心少肺式的洒脱明亮,倒是大合我心意。不过我很喜欢这一阕"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这几句。淡而有声色,有唐诗绝句味,语虽琐碎,亦不减洒脱意,亦是真朋友之间才有的细心关照。可惜这又是化用王次回的。唉,可怜的屡次被侵权的王次回。

  于中好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