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_作者:安意如(62)

2017-06-04 安意如

  "傍柳题诗,穿花劝酒,当花侧帽。"是古人的快乐。不过那快乐明亮如光,照的众人都开心温暖,心向往之。容若就好以前人的生活姿态自比,越比越不满不足。此篇张刻本、袁刻本、汪刻本有副题"寄见阳"。从词意看,确是一篇寄赠之作。作期在容若好友张见阳南赴江华(康熙十八年)之后。词中坦率表达了自己对侍卫生涯的厌倦,对"倚柳题笺,当花侧帽"等安闲自适生活的渴望。所言心志和心底无可奈何的牢骚都很明显。由词见足容若的率直真挚。词中"就中冷暖和谁道"一句,表明这种qíng怀又难以和身边那些急功近利,追名逐利的人倾诉,因此容若不无寂寞之感地将身世志向作词呈寄远方的好友一叙隐衷。

  词题中的"见阳"是容若的挚友张纯修。纯修字子敏,号见阳,汉军旗人,容若与之过从甚密,qíng如兄弟。前阕《蝶恋花-散花楼送客》便是容若送张见阳出京时所作。张见阳显然是容若认为可以倾诉的知己。"人生何事缁尘老"何等苍茫冷落?竟像是在红尘中打滚,折堕多年的落泊人语,谁想到这是钟鸣鼎食的权相公子发出的感慨。那年,他才二十年来岁。

  说起来,明珠和容若这对父子相当好玩,志趣爱好有天壤之别。一个热衷名利权术,至死不息,荣华富贵惟恐不足;一个澹泊名利,唯求反璞归真得享自然。恨不得退到魏晋时,和陶渊明,嵇康一起把酒临风,整日清谈度日,就清贫些也甘之如饴。

  读容若词,真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偶尔不食人间烟火是亮眼出尘的,然而太过不食人间烟火就显得幼稚可恨了。除非生活在天上,否则一定要接受现实考验。玉皇大帝的女儿一旦落入凡间都要脚踏实地开始学习煮饭洗衣,织布养家。生活在生活中的人,有哪个人是彻底无事无为无压力的?理想永远只是理想,挂在前面,引你趋步向前,实现固然是好,实现不了也不至于生不如死。若为得不到而终生不欢,那就了làng费理想的作用了。

  容若始终不够达观,生xing太过làng漫。所看到的都是前事影象里显出的美好的一面,而选择xing遗忘生活中真实沉重的一面。"金殿寒鸦,玉阶chūn糙"至多是工作不对口,也算不上巨大的jīng神压力。这种生活态度,其实很不足取。当时现在,有多少人是连工作都没有的呢?

  人不应该怨恨自己的出身和处境,无论好坏。对于真正心志坚qiáng沉着有力的人,坏的处境是力量惊人的大手,助其以迅疾的速度成熟,脱胎换骨。这样开展出来,就是绝壁上牡丹,气势盎盛。换个角度想,假若没有明珠,容若当真只是个低等的旗人,他整天为生计奔波劳碌时,整天卑躬屈膝跟在人身后叫大爷时。或许我们再读他这句"人生何事缁尘老"感觉到的或许就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清高出尘,而是苦闷无奈了。那时的"就中冷暖和谁道?"就真的是就中冷暖和谁道了。

  水龙吟(题文姬图)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chuī去。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对huáng沙白糙,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呆女。

  【平生恨】

  曹cao是个很复杂的男人,枭雄一世引动兵祸连连,赤壁数十万大军葬身火海,亦不见他灰心动dàng,临终前却对诸姬妾却cao心十足细腻深长,"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香料在当时是极为贵重的高档消费品,只有达官贵人的妻妾才能享用。曹cao将自己珍藏的香料分给诸姬妾,实际上是在为诸姬妾分割遗产,以保她们安康。分香卖履嘱咐云云,显出一伟丈夫柔qíng牵挂。

  因为收罗的美人越来越多,曹cao专门为美人们在临漳西南建了一处住所,名"铜雀台",台高十丈,周围有殿屋一百二十余间。曹cao令其姬妾们都住到这里,无事时便到这里与美人们享乐。铜雀台,实际上是曹cao的后宫。

  《三国演义》里便拿铜雀台做耍,安排孔明编排出"铜雀chūn深锁二乔"这样的消息来刺激周渝,说曹cao是闻说二乔好美色,特造了铜雀台准备占领了江东就把二乔带回家金屋藏娇。俺们年轻气盛的周郎当然不服气啦,于是乎坚定了和曹cao对抗的决心。这当然是文学家的夸张,好象吴梅村作《圆圆曲》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只是为男人为男人无意识的美言罢了,历史是男xing主笔的,若有名有利第一受益人自然是男人。若骂名汹涌无法推卸了,朝女人这边一推也是习惯xing动作。事实上若没有其他因素的驱策利益的蛊惑,吴三桂哪里肯为陈圆圆千里勤王,背负骂名?周渝不经过战略考虑,他就是咬碎刚牙把小乔拴在腰带上随身带着也不至于贸然举通国的兵力和曹cao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