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年过得还不错。”顾爷爷把下巴上的白胡子摸一摸。
每个人都知道顾爷爷指的什么,据说明天,和他们村民签约了的大集团要送过年钱来了,每个签约的村民都能拿到第一笔现金,叫红红火火过大年。
拆迁,整理土地的工作同时会在年后初七开始进行。有的人家为了快点拿到全额赔偿款,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家里的东西清空。
说到现在的农村,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这里又近县城,像顾爸顾二叔他们这样,早早搬到县城的人发展的都不少,留守的只有顾爷爷顾奶奶这样的老人。有些村里的屋子gān脆没人住都有。土地闲置的状况更是不少,因为农民一般种粮作物都不赚钱,一年还得从头累到尾。
村里的公共设施,不管是自来水电网,或是到学校医疗,都永远比不上县城。在这样的前提下,每个村民都是想着拿到补偿款,赶紧搬离这个落魄的村庄,到县城里置业。
只要赔偿款足够,村民们觉得划算,没有不卖的。
归之一句话:钱!
顾爷爷是觉得,早知道对方答应的如此慡快,结合其他村民一块把价格再提高些。
刚好顾二婶的女婿一样是这么想的,不同的是,顾二婶女婿想的是:“他们不知道拿这块地gān什么?听说没有规划要建设成房子。”
顾二婶女婿打的主意更是两全其美,一方面让买地的开发商在这里重建房子,每人能分上一套,再追加其余的补偿款。
可是他这个过于完美的打算,被政府公告的规划打破了。
这里,好像不想再建商品房了。
其实,这县城是四线城市,早进入商品房库存过多的时代。政府想尽方法消化库存,怎么会同意再建房。
再有,不少村里的村民都在县城有房子了,要不要在这里弄一套房,在他们考虑来,真不如拿多点钱做其它事。
顾二婶的女婿因此只能作罢,但总觉得惋惜,同时蹊跷着买地的人,既然不建房子,拿这土地gān嘛了才能赚钱呢?
这些都不是村民们管的事了,签了合同,搬了家,把土地让出来,再也不是他们的地了。
因而,顾爷爷一直qiáng调自己的聪明才智,重申道:“一次xing拿的钱多一点。我们这村里的地,从以前,都是不发达的,听说风水不好,种什么都不能发财。他们不了解,拿了也没有什么用。”
“所以说他们蠢呗。”顾奶奶支持老公的话,叼着嘴角说。
顾家人频频点头,这回,个个都拿到钱了,只要迁回村里户口的,都能分到一羹。这里面,只有顾爸顾妈没有把户口迁回来。
不是顾爸顾妈不迁,是老人家没有提前和他们两个说,等顾爸回过神来,再迁户口村里不允许了。
一群人,像顾二叔顾二婶这些,看看不说话的顾爸顾妈,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爹娘不疼的孩子,真是亏大了。
想必到时候两老死了的话,遗产都没有顾爸一分。顾爸这么多年孝敬两老的贡献可是一分不少,全都栽在顾妈不会做儿媳妇身上了。
顾二婶摇头再摇头。
要她说,顾妈是个笨的,嘴巴抹点蜜,有那么难吗?
“对了。”顾二婶的女婿突然问两个老人,“爷爷奶奶知道来买这地的是什么公司吗?”
他刚到这个村,卖地的合同不是他签的,他不在场。关于买这块地的公司,自他进村之后,听说的是各式各类的版本,听起来,好像是一家不怎么起眼的没有听说的公司名字。
顾爸顾妈一听,眼皮直跳。
地是他们的女儿顾暖买的,他们知道,可村里人都不知道。因为顾暖当上长达董事长的事,都没有传到村里。而且,公司cao作买地的事,长达有那么多的子公司,不一定冠着长达的号。一般村民文化水平也不高,不会去仔细打听买地的公司的来路,只要政府背书就够了。
一切因素导致,顾爷爷顾奶奶,都也不知道他们的地,是被孙女顾暖买下的。
对此,有人想就此大做文章。
这人就是在一群同伙都基本叛逃向顾暖投降的时候,不得已逃出公司的朱董。一个人旅行太孤单,加上蔡姐也是没有做好准备投降不投降,朱董拉上了蔡姐,一块儿跑顾家的老家来了。
他们看过媒体报导,知道顾暖的老家在哪。
这两人想的其实很简单,对顾暖恨得牙痒痒的,总想在一切结束之前做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