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模样令所有人都大为吃惊,本来他个xing孤傲执拗,处处与兄长反着gān,所以家人多不喜他,但卒见他如此凄惨之状都不免恻然而生怜悯之心。王安石更是双目含泪,守在他chuáng头连声问他出了什么事。
王安国半睁着病得浑浊不清的眼睛,缓缓说道:“我以前屡次劝大哥疏远吕惠卿这个佞人,大哥只是不听。而今他把我害成这样也就罢了,可我担心的是他下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大哥你自己呀!”
王安石罢相后,赵顼接纳他的意见,任用韩绛与吕惠卿一起执政。吕惠卿能言善辩,更会察颜观色,见王安石父子离去后赵顼常翻看案上的《三经新义》书稿嗟叹不已,知他废除新法也是qíng非得已心有不甘,于是某日联合邓绾劝赵顼道:“陛下数年以来,废寝忘食、用尽心力才成此美政,颁行新法令天下都感受到了天子施加的恩泽,而今却仅因一介狂夫之言,而将新法罢废殆尽,岂不可惜!”两人轮流相劝,声泪俱下,赵顼终被打动,何况他本来也是希望复行新法的。于是下旨仍行新法一切如故,惟罢去方田法一种。同平章事韩绛感激王安石的举荐,也大力推行新法如王安石在时一样,态度十分积极,于是时人给他与吕惠卿分别起了个绰号,韩绛为“传法沙门”,吕惠卿为“护法善神”。
吕惠卿出任参知政事后大展手腕行事决绝果断,知道当初赵颢向赵顼的谏言中提到的曾布所奏去年收支不如治平年间和市易司弄得民怨四起的问题都令赵顼深为不快,于是他以“沮害市易”、“坐不觉察吏人教令行户添饰词理,不应奏而奏”、“所陈治平年间财钱内有内藏库钱九十六万绍当于收数内除豁,曾布于支数除之”、“意yù明朝廷支费多于前日,致财用缺乏、收入之数不足为出,当奏事诈不实”等罪名,把与他一向不和的昔日王安石另一大助手三司使曾布贬知饶州。又以“不觉察杂买务多纳月息钱”为罪名,把市易司提举吕嘉问贬知常州。
而那献《流民图》扳倒了宰相王安石的监安上门小吏郑侠又对吕惠卿的所作所为看不下去了。他比较天真地以为以前的办法可以再用,皇帝会通过同样的方式接纳他的意见和建议,于是重又提起画笔昼夜作图,画成一幅《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图卷。图中逐一画着唐代贤相魏征、姚崇、宋璟,及jian相李林甫、卢杞等人,相貌均按当朝重臣描画,令观者可以轻易辩出,对号入座。例如冯京比魏徵、吴充比姚崇、韩绛比宋璟,吕惠卿比李林甫、章惇比卢杞。基本上“贤相”全为旧党官员,而“jian相”则为新党领袖。这一次,郑侠没有再找岐王,而是光明正大地通过中书门下向皇帝上呈图画与奏疏。奏疏中称:“安石为惠卿所误至此,今复相扳援以道前非,不复为宗社计。昔唐天宝之乱,国忠已诛,贵妃未戮,人以为贼本尚在。今日之事,何以异此……”
目标直指吕惠卿,说昔日王安石即被他所误,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应禁军要求杀了杨国忠后没杀杨贵妃人们都不答应,都认为贼本尚在,如今qíng形又与当初一样,吕惠卿朋党jian邪必成大患,请皇上罢黜吕惠卿,任冯京为相。
不想赵顼见此大怒。郑侠之意其实并不仅仅在于拉吕惠卿下台,而是明显反对恢复推行新法,更严重的是,他居然把王安石比为杨国忠,把吕惠卿比为杨贵妃,如此一来,赵顼自己岂不就成了昏庸误国的唐玄宗了?
他的愤怒吕惠卿当然不会忽略,便顺水推舟地在朝堂上上奏说郑侠“讪谤朝政”、“影she圣躬”、“心怀不轨”,请陛下严惩。于是赵顼下令,罢郑侠监安上门之职,编管英州。
而这对吕惠卿来说又是个清除异己者的好机会。他继续向赵顼揭发说郑侠与冯京及王安国jiāoqíng一向很好,此番作《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多半出自二人授意,不可不追究他们jiāo通郑侠之罪。因此赵顼再罢冯京参知政事之职,贬知毫州,罢王安国著作佐郎、秘阁校理之职,放归故里。
“现今吕惠卿俨然已成皇上跟前第一大红人,群臣争相依附,惟其马首是瞻。他野心勃勃,早就觊觎着同平章事之位,韩绛他是不会放在眼里的,想来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皇上会把大哥召回复相,所以必将费尽心机yīn谋阻止皇上实施此意图,大哥不可不防呀!”这是王安国对王安石所说的最后的话。熙宁七年八月十七日,他病卒于江宁王安石府邸,结束了耿耿不如意的一生,时年四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