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里,沈老太太眼底流露出几分烦闷。
第170章 忘了规矩
“太后,我家彩柔今年已经年满二十岁,若是再等上三年,怕要是成为这京城中的老姑娘了。所以民妇今天斗胆带她进宫来求太后做主,看能不能将沈huáng两家的这门亲事给退了。huáng家少爷年轻有为,就算年纪再大一些,日后也不乏各家千金争先恐后嫁过去。可我家彩柔到底是个姑娘家。如果真拖到二十三岁才出嫁,这种事真是好说不好听。”
这下,不但卫太后听明白沈老太太的来意,就连坐在一旁久久没出过声的白洛筝也忍不住在心里暗笑。
她记得上一世,和沈彩柔结亲的也是huáng家的那位大少爷huáng子浩。
结果也不知道是huáng少爷倒霉还是沈彩柔倒霉,huáng家家里的长辈一个接一个的去世,害得沈彩柔老大不小还被留在娘家嫁不出去。
没想到重活一世,属于沈彩柔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多少。
只是不知道,卫太后会不会为了沈家做主,替沈家出头,拒绝掉这门亲事。
要知道,自古以来,不论男方或是女方主动提出退亲,都要揪出被退亲那家人的错处和把柄。
就像当年沈家退她们白家这门亲事,抓的就是她白洛筝顶撞长辈,不守礼法这个错处。
可是huáng家少爷有什么错呢?他不过是倒霉一点,先是死了奶奶,接着又死了母亲。
如果沈家仅仅用这个理由就想跟huáng家解除婚约,传扬出去,还说不定遭来别人怎样的非议。
所以说,沈老太太并不傻。
这门亲事要是她主动跑huáng家去退一定不会成,可她把主意打到卫太后头上,那可就不一样了。
只要卫太后肯为沈家出这个面,就算huáng家再怎么不乐意,嘴上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事后若有人提这件事,沈老太太完全可以把罪过推到卫太后的头上,说亲事是卫太后出面退的,她们沈家只是遵重懿旨而已,哪有半点过错?
想到这里,白洛筝不由得在心中冷笑。
这沈老太太,还真是越活越jīng分了,居然连当朝太后都敢算计,真真是目中无人。
而白洛筝能想到的,卫太后自然也想得到。
她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则气了个半死。
沈家人倒真是有胆,连这么荒谬的提议都敢提得出来,欺负她这个久居深宫的老太太没长脑子是不是?
只见卫太后端着茶杯,就像一樽佛像般,老神在在地坐在凤椅上小口地抿着杯中的茶水。
面上笑容淡定,眸光微闪,外人根本无法看出她心中的真正想法。
沈老太太在说完这番话后,心底也是直打鼓。
第171章 缺心眼儿
要知道,这后宫里规矩森严,她这个当太后的没发话让谁开口,谁要是贸然开了口,那可是犯了不敬之罪。
沈老太太在孙女不管不顾开口讲话的那一刻,也意识到了事qíng的不对劲。
她连忙瞪了沈彩柔一眼,低眉顺眼地冲卫太后解释。
“咱们沈家就她这么一个小姐,平日里家人对她宠得紧,刚刚若不小心冒犯太后,还请太后恕罪。”
卫太后微微一笑:“哀家怎么可能会同一个小姑娘斤斤计较呢,不过,沈小姐表现出一副恨嫁的样子,倒让哀家有些惊讶。”
沈老太太的脸色顿时不好了,可她又无法否认,她这个不争气的孙女确实有着一颗恨嫁的心。
沈彩柔也被卫太后那句话给激得红了一张脸,想要直言解释几句,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尤其当她的目光不小心碰触到坐在太后身边的白洛筝时,眼底的恨意更是在无形之中浓烈了几分。
卫太后是个聪明人,她没有粗bào地拒绝沈家人的请求,也不可能点头答应她们荒谬的决定。
目光一转,她望向乖巧坐在自己不远处的白洛筝。
有句话说得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白家小姐和沈家小姐同样都出身于名门贵胄。
可是论容貌,沈小姐不及白小姐jīng致;论xing格,沈小姐不如白小姐淡雅;论脾气,沈小姐不如白小姐温婉;论气质,沈小姐不如白小姐高贵。
提起这个,她倒是突然想起,当年这两位小姐在昭阳殿可是正经比试过的。
白小姐学识谈吐样样得体,沈小姐却故意当着众人的面卖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