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谋之吸血凰后_作者:折眉(289)

  她注重民生,重视农业。实行均田制,让百姓有田可耕,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同时亦注重商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便利。戒奢从简,革除北诏曾经“民少吏多”的弊政。

  她兴办学校,重视教育。实行科举制,不拘一格降人才,广招寒门学子,打破了北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她虚怀若谷,善于纳谏。广设意见箱,实行匿名制,随时随地听取民声民意。对于有实质意义的建议,给予奖励。

  她完善了兵役制度,将征兵制,义务兵役制及志愿兵役制相结合,并制定了退役安置的政策。

  ……一系列利国利民,休养生息,富国安邦的政策。

  后世评价北诏容帝,史上最开明,最开化的封建女帝。容帝之贤,自北诏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百年以下,未见其比也。

  ……

  转眼便是农历新年,这是沈清微来到这里的第三新年。第一个新年,她和纳兰容止还是两魂一体的状态,那时他还寄居在三皇子府,无权无势,仰人鼻息。第二个新年,纳兰容止已经是扶桑的七殿下,而她是北诏的长公主。纳兰容止没去赴宫宴,只在兰苑陪她吃了一顿简单的年夜饭,还给她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当压岁钱。那是她从前世到今生,第一次收到压岁钱。今年的新年,她在北诏,纳兰容止在扶桑,相隔何止千里。

  除夕之夜,她收到了他的信。他说:“女人,过年好!你不在扶桑,都没有人陪我吃年夜饭,也没人陪我守岁,我封了大大的红包,却不知道给谁当压岁钱?你再不回来,我就要食言了。我会跑去北诏,将你偷偷绑回扶桑。或者,我gān脆留在北诏做个上门女婿,可好?”

  她看完信,有些哭笑不得。笑着笑着,就笑出了眼泪。她回信告诉他,她是和母亲和外祖父一家一起吃的年夜饭,一起守岁,还收了许多的压岁钱。那些压岁钱她都存起来了,到时分一半给他。

  她的喜悦,她想同他分享。她若高兴,他亦会开心。

  自从她来北诏之后,就变得很忙。登基为帝之后,更忙,甚至有时一天都睡不到两个时辰。而她当初答应纳兰容止,每日给他写一封信也变成了空谈,甚至有时她连给他回信的时间都没有。只纳兰容止却是风雨无阻,每日一封,从未间断。他信中的内容很丰富,有时是和她谈谈近况;有时是说说扶桑的动向;有时会严厉的要求,她要按时吃饭,好好睡觉;有时会指点她有关北诏的朝政;有时是帮她完善她所提出的一些政策……总之,他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而新年的第一封信,只有寥寥数十字。他说:“夫人,陌上花开,可缓缓而归矣!”

  而她也已经开始慢慢放权,因为她也想回去了,想回到他的身边去。

  她参照现代女子特战队组建的“女子奇兵营”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纳兰青城根据她制定的计划,训练出来的那二十几名女子,现以已经通过了所有的考核。

  那二十几名女子皆是北诏这次大灾中,死了父母的孤儿。她对她们有恩,所以她不用怀疑她们的忠心。北诏最南边地形是沼泽和平原相结合的地形,人烟稀少,不仅是秘密训练的最好地方,也可以掩人耳目。训练出一支“女子奇兵营”是她很早之前就有的想法,她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在她的观念里,女子可以顶半边天,没有什么是男人能做,而女人不能做的。在这样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从来都把女人当作附庸物,从来都看不起女人。而“女子奇兵营”撇开她的战斗力不说,她主要是抓住了男人这样的心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纳兰容止,志在天下。要夺天下,兵权必不可少。现在那最先训练出来的“女特种兵”已经可以当教官,训练新兵。待“女子奇兵营”壮大以后,再加上北诏军权,那他们就再也不用怕纳兰无极了。

  正月十五,花灯节。

  沈清微女扮男装,带着慕容晴柔和纳兰青城,去逛花灯。并非真的想看花灯,只是想在离开之前,再看看自己统治下安居乐业的百姓,开创的盛世繁华。

  北诏的花灯节,与其他四国的花灯节都不一样,又叫鸳鸯节。在这一天,两个相爱的人,可以相约一起去放花灯,互相表白。而北诏民风开化,风俗慢慢演变,到现在的鸳鸯节,若是已成亲的新婚夫妻,甚至会在灯下拥抱和亲吻。而围观的人越多,欢呼声越大,也就预示着这对夫妻以后会越恩爱,越美满,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