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生活顾问_作者:阿昧(516)

2017-04-25 阿昧

  李舒听了这话,迅速回过神来,夺回儿子,紧紧搂着,道:“若照你这般行事,我的浚海,生生由嫡出变作庶出了。”

  跟李舒回老家,乃是张伯临临时起意,的确是没思虑周全,此时听甄婶一讲,也觉得不妥,登时烦恼起来。

  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我说你们还犹豫甚么,酒楼不是刚订了几桌,赶紧把复合的喜酒办了,甚么事都不用再怕。”

  几人扭头一看,原来是林依。林依走到他们跟前,笑道:“恕我多事,不放心,跟来看看,不过算是跟对了,好歹出了个主意。”

  张伯临仔细想了想,猛一拍手,转身就跑:“三娘这主意不错,我赶紧回家改帖子去。”

  李舒追了几步,叫道:“不用改,街上有现成的喜帖卖。”说完,见众人都掩嘴偷笑,不好意思起来,羞红脸扎进了房。

  她与张伯临二人,也算得是好事多磨,林依不忍进去臊她,抱了抱张浚海,告辞离去,帮着张伯临准备喜宴的事。

  就这样,张浚明的生辰宴,被临时改作了喜宴,原先的帖子压下,另发喜帖出去,告诉亲朋好友,张伯临与李舒夫妻二人,即将复合了。

  在大宋,这种被休后又被接回夫家的事,虽然不多,但也不算罕见,不过往往都是悄悄地知会亲友,不会大肆cao办。而张伯临为的就是断了张梁的想头,因此怎么热闹怎么来,只要是认识的人,喜帖一张不漏,还特意给王翰林也送了一张过去;那成串的大鞭pào,更是买了一挂又一挂。

  第263章 张栋回京

  到了喜宴那日,所有的宾客都到齐了,张梁才得知李舒要回张家,等他紧赶慢赶到酒楼想要阻止,已是来不及了,只好哭丧着脸由着李舒叫了爹,接过张浚海来抱着。

  张伯临乐呵呵地办完了酒宴,携妻带子回家去了,留下张梁坐在酒楼门口唉声叹气,经张仲微劝了好一会儿,才家去了。

  林依先是担心张梁会到李舒跟前找麻烦,但转念一想,公爹到底不是婆母,好对付得很,于是就放宽了心。

  张伯临与李舒终于又过上了安稳的小日子,杨氏却暗自疑惑,王翰林与张伯临,向来没甚么接触,好端端的,怎么就瞧上他了呢?她通过昔日东京的那些关系,悄悄查了查,发现张伯临居然是牛夫人极力推荐给王翰林的。

  杨氏惊怒之下,决定与娘家断绝往来,发誓,以后就算过年,也不会踏进牛夫人家半步。

  张伯临与李舒历经了两次磨难,很懂得珍惜了些,你敬我来我敬你,日子过得亲亲热热,倒把两个通房丫头挤到了一边去。

  方氏仍旧住在东京,虽然时不时地总上祥符来,却再也不敢露出跋扈模样,只是见了李舒,总要磨一磨,称她与张伯临复合,自己也出了力,如今轮到她来还人qíng,去说服张梁,许她搬回祥符县。

  李舒现在没得婆母在身旁,日子过得逍遥自在,自然不肯帮这个忙,只要遇见方氏,除了耍太极,还是耍太极,让方氏也拿她无法。

  光yīn如梭,转眼一年过去,小玉兰也会走路了,成日跌跌撞撞,找娘,找爹爹。这闺女长得像张仲微,让他爱极,只要一抱上,就舍不得撒手,这日他脱了官服,正与小玉兰躲猫猫,自己藏起来,让她找,小玉兰笑呵呵地东看看,西瞧瞧,一路寻到院门口,一抬头,却见个长胡子的老头,领了一大群随从,盯着她瞧,玉兰没见过他,觉得陌生,赶忙转身找奶娘,咿咿呀呀,叫她去喊家丁,赶人。

  那老头的一张脸,先红,后紫,看起来气得不轻,但对着个小娃娃,又不好发作,只好把袖子一甩,准备进院子。

  张仲微等得久了,忍不住从藏身之处钻出来,想作个弊,提醒一下闺女,但一探头,愣住了,不敢置信唤了声:“爹?”

  胡子老头正是张栋,威严地轻点一下头,当作应了。张仲微好几年不曾见他,赶忙上前磕头,玉兰跟着爹学,也磕了一个。张栋脸上总算有了点儿笑容,自一个妾手里接过一只盒子,递给玉兰,当作见面礼。

  玉兰欢天喜地跑回第二进院子,举了那盒子给林依瞧,林依打开一看,里头是一对成色上好,雕工jīng细的玉镯,她惊讶问道:“这是谁人送的?”

  玉兰太小,讲不清楚,奶娘花嫂子上前代答:“在门口遇见一位老爷,二少爷管他叫爹,这镯子就是他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