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妻_作者:九斛珠(174)

2017-04-19 九斛珠 宫斗文

  果然永初帝居高临下的瞧着他,面上多了几分不悦。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只管叫陶靖跪伏在地,却从头将陶靖的折子细看了,搁在案上。

  “依你所言,当初是临阳郡主以威势qiáng迫,你才入郡主府中?”

  “当时微臣不过糙芥之人,郡主以微臣双亲和襁褓中儿女的xing命威胁,先妻为保孩子xing命,自请降为妾室,劝微臣忍rǔ,以亲人xing命为重。”陶靖声音低沉了许多,双拳也渐渐握了起来,“微臣虽知威武不能屈,然而双亲年事已高,儿女尚且幼弱,微臣只恨无能……”他声音稍顿,死死的扣住了殿上金砖。

  冯卿当时的含泪苦劝,双亲当时的胆战心惊,以及襁褓里龙凤胎的哭声,乃至最后冯卿的凄惨丧命。

  那是最痛苦不堪的回忆,这十数年中,时常袭上心间,令他肺腑绞痛。

  俯仰于世间,陶靖唯一愧对的,只有冯卿。即便他身手出众,抱负高远,然那等境况之下,父母子女,无一不需周全。天下之大,他不能带着年迈的双亲的幼弱的儿女逃离,更无力扛住对方的威势——彼时姜家的势力如日中天,孟皇后稳居中宫,姜侯爷高坐庙堂,朝堂中半数官员皆蒙他姜家恩泽,姜家仗势欺人作威作福,寻个错处取百姓全家老幼xing命,并非大事。

  比起逃脱,忍rǔ负重更需勇气。好在,如今儿女长成,他终究没有辜负冯卿所托。

  陶靖牢牢盯着地上暗沉的金砖,一字一顿,“伏乞皇上允微臣所奏。微臣纵万死,亦感隆恩。”

  “先起来。”永初帝已经看完了奏折,面色竟自稍稍和缓,“若你所奏属实,果真是姜家仗势欺人,以威势bī迫,朕自然不会熟视无睹。只是——你原先的妻室叫林修,她是何方人士?”

  陶靖心中微跳,却是面不更色,“先妻当初是逃荒至南郡,因为父母皆在途中亡故,便委身于微臣。她原是新州人,家在巨野,当年就已没了人丁。”——这林修自然是杜撰的名字,身份却是从巨野当地找来的,本与冯卿年龄相近,后来流离亡故,这十多年过去,林家早已流离失所,冯卿要顶替她的身份,倒也无人能深查出来。

  永初帝沉吟片刻,盯着上头的林修二字。

  林修,灵修,这名字倒也巧合。他枉然自笑,吩咐人去将临阳郡主请来对证。

  临阳郡主来得倒也不慢,只是在姜家得知突摩之事后,她的气色便格外难看,又不知召见是为何事,颇为惶恐。永初帝以奏折上所述之事责问,临阳郡主闻之震惊,似有些不可置信,忘了回答,惶然看向陶靖,却只看到他漠然冷凝的侧脸。连续数月的争吵,夫妻间原本就如履薄冰,他如今竟翻到御前,便是浑然不顾后果了。

  殿堂威仪阔朗,跪在金砖之上,临阳郡主只觉得愈来愈冷,手脚都冰凉了。

  十数年的时光,终究未能焐热这个男人。

  到底是她妄想了,以为朝夕相处总能日久生qíng,哪怕不能得欢心,有些许夫妻牵绊就很好。年轻时骄横过,也趁着酒醉放下身段恳求过,诸般手段使尽,他依旧无动于衷。寿安公主养了面首,游戏花丛,她对那些俊朗书生不曾多看半眼,着魔般追逐在他身后,却原来他心里滋生的,只有冷漠与疏离,渐行渐远,终至天堑相隔。

  姜家岌岌可危,十数年的追逐也终成虚妄。

  临阳郡主再无力保持跪姿,身子整个塌了下去,垂首应是。

  第54章 1.17

  永初帝最终允了陶靖的请求,准他与临阳郡主和离,即刻前往官府办理文书。只是永初帝虽有铲除姜家之心,她毕竟是皇家亲封的郡主,陶靖自请和离,不能不受些责罚,便由刚上任没多久的左骁卫将军贬为五品羽林郎将,却是由南衙十六卫调入北衙,成了禁军中的小将领。

  这惩处比之陶靖预期的已经轻了许多,他当即毫无怨言的领受,叩谢皇恩。

  夫妻二人不睦已久,如今既已和离,更没多少牵系。出了这殿堂,陶靖也不曾多与临阳郡主说什么。他脸上虽未露出明显的喜色,然而脚步轻快矫健,脊背挺直不屈,背影都比平时jīng神了许多。临阳郡主看在眼里,神思恍然,一路未语。

  此时的定王府中,阿殷瞧着对面围坐的常荀、冯远道、蔡高等人,笑逐颜开。

  永初帝封赏的旨意发出后,huáng门立时去办,过了晌午没多久,升官的圣旨就送到了定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