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与阿殷着了素服相伴,隋夫人亦带了家中仆婢前往,正好将在宫中住了数日的隋丽华接回。
谨妃出宫,仪仗自然隆重整肃,更因隋家数代忠魂,永初帝令礼部和内廷有司郑重筹备,路上禁军开道,祭品甚隆,另有得道高僧随同前往。
祭完家庙,离定下的回宫时辰尚有两三柱香的功夫。谨妃怀念亲人,便在庙后的屋舍中独坐,除了贴身宫婢,将随行之人尽数留在外面。
定王和阿殷入内陪伴,特意寻来的女郎中便以阿殷身边嬷嬷的装扮进入屋中。
这女郎中已有四十余岁,出自岐huáng世家,祖上也曾任过太医院院判,后因犯事被问罪,家眷皆迁出京城,在外面开馆谋生。女郎中天赋极高,医术jīng湛,在当地极有名气,只因未在京城开馆,所以京中少有人知——若非常荀寻来,定王和阿殷也不知道这号人物。
据常荀所言,这女郎中的医术,绝不在当今太医院院判之下。
定王将先前疑惑向谨妃道明,请女郎中为谨妃请脉。女郎中依命把脉片刻,“咦”了一声,凝神又诊,如是三次,紧皱的眉头才稍稍舒展。她端然跪在地上,虽是面对皇妃王爷,神色却无半分波澜,只缓声道:“娘娘贵体日渐虚弱,是因误服药物之故。民妇推断了王妃日常用药的方子,斗胆写来,请娘娘看看是否如实。”
说罢,取了旁边笔墨,不过片刻便写了方子,递到谨妃跟前。
谨妃接来过目,面色微微变了,“确是此方。”
“能开出这方子的,想来也是有道的名医。此方确实对娘娘的病有用,只是其中一味药失了分寸。”女郎中伸手往那方子上一点,道:“凡天下药材,皆有三分毒xing,此药若以三钱而用,在别处并无不妥。只是娘娘贵体有yīn虚之状,以三钱用之,未免失当。长久服用,必损贵体,娘娘用此方,想必已有大半年了?”
未待谨妃答话,定王已是面色稍变,“已有八月。”
女郎中颔首,因谨妃和定王请她免礼,便在旁边竹凳上欠身坐了,环视四周。
定王会意,命人至外等候,只留谨妃、他和阿殷在侧。
女郎中才道:“娘娘近来药方未变,身体却更虚弱,依我猜测,是有人换了药材。”见谨妃唇角稍动似要说话,便微微笑道:“不是说换成别的,而是换了产地。据我所知,宫中甚少用此药,若用了,都是产自崖州,其药xing温和,可用于宫中贵人。而娘娘如今所用的,恐怕是产自燕山,不止药xing烈了数倍,且因产地yīn湿,于娘娘贵体有损。”
定王即便不懂岐huáng,却也知道药xing列了数倍意味着什么。
女郎中遂提笔另写个方子,“此方制成丸药服用,可解娘娘yīn虚之症。原先那方子也可沿用,只是须减去半钱,依旧用崖州所产。”
谨妃因她先前准确推断出药方和时间,心中已信了七分,便问道:“用此药丸,即可痊愈?”
“娘娘贵体有损,是日积月累,若要根治,也急切不得。这药也须用上数月方可见效,最要紧的,是娘娘必得停了燕山的药,否则再用数月,恐怕……”
恐怕什么,定王和谨妃心知肚明。
阿殷在旁听着,也是心惊不止——恐怕前世谨妃病故,便是因此药被人做了手脚,身体受损加之腊月旧病发作,才会支撑不住撒手人寰。宫中采买药材都有专人负责,且为药xing稳定,都是从选定的产地采买。而谨妃的药,竟然会有人暗中掉包?
且太医院中名医如云,谨妃常用的三名太医也无人察觉有异吗?
阿殷抬头看向定王,便见他眉目愈发冷厉,眼底如墨yīn沉。
第79章 2.20
谨妃回宫之后,即因思念亡者之由,病倒在榻。
自定王成婚,谨妃对永初帝的态度也和煦了些许,永初帝听得病qíng,当夜便赶来看望,宣太医来伺候。因常给谨妃诊脉的太医有事告假,谨妃身边宫女未寻到那人,便换了个名叫詹聪的太医。
詹聪出身寒微,医术却极jīng湛,只因未逢贵人,在太医院中十来年,也没起色。
这回定王特地嘱咐他进去,自是早有准备,将谨妃的脉象瞧了,所断几乎与那女郎中一致,便如实说了。永初帝初时不信,当即派人去验看药材,才知那药确系燕山所产,非宫中要求的崖州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