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带峰峦高低起伏,众人疾驰之间,忽见前面蔡高在拐弯处驻马噤声。
阿殷觉得奇怪,亦停在他身边,问道:“怎么了?”
“王妃看那边——”蔡高指着前面不远处的沟壑,那里有黑色的人影蠕动,足有三四十人。看其打扮,却是一队东襄士兵!
因山路盘旋,几人直至拐角处才看到对方,相距已不足一里。
阿殷犹自吃惊,身后陶靖却惊声道:“是徐煜!”
“徐煜?”阿殷失声。
“那穿着紫袍的就是。”陶靖曾与徐煜数万大军对阵,如今见他只带这么点人在身边逃命,霎时猜到了战qíng,“他带着这点人败逃至此,必定是定王殿下已经得手。这些人显然已经疲惫,蔡将军——你意如何?”
“这是天意!”蔡高大笑,“陶将军还能战吗?”
“这么点残兵败卒,有何惧处?”
阿殷也觉意外,手已经摸上了腰间刀柄。对面三四十人已是残兵败将,连兵器都丢得无影无踪,就连徐煜都是踉跄前行,步履凌乱。这边六人之中,陶靖虽然带伤未愈,剩下五人却都是高手,如今撞到徐煜,岂有轻易放过之理?
第99章 3.13
阿殷、陶靖、蔡高及四名侍卫纵马扑过去,徐煜的残兵登时大乱。
小栈内凶猛的火势烧散士气军阵,亦将不少人烧成重伤。徐煜带着亲兵从浓烟中逃出,本就被火苗灼伤,浓烟入鼻更是令呼吸不畅,头晕目眩。经过城门口的厮杀和拼命奔逃,一行人早已是气喘吁吁,疲惫不堪,哪能跟生龙活虎的阿殷等人相比?
见那几人骑虎般攻杀下来,徐煜勉力提起手边铁枪,摆出对敌的姿态。
亲卫虽多丢了兵器,却还是围成一圈,将他护在正中。
对付这些失了武器的残兵败卒简直轻而易举。蔡高带四名侍卫奉命冲入,未待阿殷父女出手,片刻后便将那三四十个残兵打得七零八落。
徐煜执枪孤零零的站在那里,甲胄半乱,血迹斑驳。他从火势最浓的小栈衙署逃出,一路烟熏火燎,又在荒野中奔逃,土灰与汗水jiāo杂,十分láng狈。
陶靖数度与之jiāo手,还记得他从前在马背上的虎虎威风,身后数万大军的模样。
而今英雄末路,潦倒落魄,倒是一叹。
阿殷驱马近前,徐煜即便在qiáng敌环伺之下,也不肯轻易就范,手执铁枪拼死反抗,却已是qiáng弩之末。阿殷避开他的攻击,飞脚将那铁枪踢飞,稳稳落入陶靖手中。手边没有结实的绳索,徐煜又是东襄名将,阿殷不敢掉以倾心,仗着身形灵巧,几招拳脚相接之后,绕至徐煜背后,踢向他脑后要xué。
高壮威猛的汉子匍匐在地,几名侍卫扯下衣衫将徐煜手脚捆住,扔上马背。
正要起行时,忽听远处脚步凌乱传来,听其阵仗,足有几百人。且比起徐耿身边脚步虚浮的残兵,这些人跑得还算整齐有力,不像是被冲散溃逃的败兵。
卫兰山中沟壑纵横,山石嶙峋,难得有这么条现成的路,被拿来逃命也不算意外。
阿殷不知来的是敌是友,顾忌对方人多,忙翻身上马,同陶靖等人迅速攀山。还未跑出多远,回头望过去,那山沟中尘土扬起,最先是几名东襄士兵,而后转出个穿着东襄官服的男子,后面跟了近两百军士。这些人手中虽无战旗,兵器却都还在,也不像徐耿那些被烟熏火燎的亲兵般láng狈,勉qiáng保持着队形。
阿殷和蔡高下意识看向陶靖,就听他沉声道:“应是那位监军。”
比起在敌阵前拼命的将士,监军是文臣,可在后方营寨等候。且其官职与徐煜这个主帅相近,身边另有亲兵,等徐煜露出败象,常荀率兵攻入敌营的时候,监军自知回天无力,立马带着亲兵逃命。这些兵士未经激战,虽是一路奔逃,却还算整齐,只要不遇到劲敌,足可保护他回到东襄。
而今狭路相逢,阿殷等人立于高处却人手有限,碰上监军这么个jī肋的对手,并不打算出手。
——毕竟那位只是个文臣,哪怕活着逃出去,也难以像徐耿兄弟般休养生息卷土重来,不足为患。
反倒是底下的监军,虽不认得对面的人,却一眼就认出了被擒获的徐煜。
他的身旁,跟随逃命的陈博也一眼就认出了陶靖,而后看到阿殷,立时就道:“舅舅,那边为首的是陶靖,旁边是定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