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沁这边优哉游哉的过着日子,她的老爸沈爱国同志经过半年的准备也将要开始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第十七章出发
这半年来,沈爱国先是跟着徐宁远的小叔到处打听倒卖那些东西比较好,但谁知国家下来的新政策说今年要严打投机倒把的投机分子。而前几年盛行的倒爷就是要求严打的人群之一。
虽然现在大部分人都看不起商人,尤其是那些倒爷,但沈沁却对这些人很佩服。他们是中国经济繁荣的先驱,是这个时代的传奇。他们是最具有胆识和眼光的一群人,因为他们不顾别人的眼光,毅然决然的投入了倒卖的行列,才能在最终,成为了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沈爱国本来觉得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能赚钱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他就能够忍受别人的眼光。但谁知国家今年严打投机倒把。这样一来,他原本的计划就不能实施了,但他又实在不甘心。不光他不甘心,徐立业也很不甘心。
在他们的多方打听下,徐立业打听到一条现在还少有人走的路。那就是走出国门,向苏联进行倒卖。
九零年的苏联已是岌岌可危,对国内的管制也不向以前那样严。现在的苏联生产力下降,物资极度匮乏,徐立业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时机。于是他便向沈爱国说了他这个大胆的想法。
徐立业本以为沈爱国会拒绝,毕竟把东西从国内倒卖到苏联是要承担极大的风险的,但他没想到沈爱国沉思了一会便决定要跟他一起gān。这使他对沈爱国的评价又上升了一层。
一旦决定之后,两人就分头去做准备工作去了。沈爱国娶找进货渠道,而徐立业则去疏通关系。
时间一晃就到了六月。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沈爱国不管沈沁的奶奶一再的反对和亲人的劝阻,踏上了向苏联倒卖的道路。
沈沁一直以为老爸计划做的就是国内的倒卖,虽然有听说今年的风头比较紧,但有徐叔叔的护航,她想应该不会出什么事qíng。但她没想到的是,老爸和徐叔叔竟然要做国际路线。她知道九十年代的倒爷就是以做国际路线为主,一个是因为随着国内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监管的加qiáng,可钻空子的漏dòng越来越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做国际倒卖的利益很大,后世就有做一趟可换一辆坦克的说法。
虽然知道这是个很好的赚钱时机,但沈沁仍是感到担心。因为利益越大,也代表着风险越大。有许许多多的人就是死在了这条路上。国际大卖,不仅是一条发家致富之路,也是一条充满了血和汗水的道路。
沈沁紧皱眉头,看着过不了几天就要出发的老爸,忍不住感到心头一酸。她知道老爸不会不清楚路上的危险,却仍然选择这么做,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这些家人。就是因为想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才会这么努力的去做。
沈沁抬头看看老妈,果然也是眼眶红红的。
沈沁看到了,妻奴的沈爱国同志也当然看到了。
“你放心,现在还很少有人做这个,管的也也不会很严。而且立业他有背景,已经打通了关系,这样一来会轻松的多。”沈爱国柔声的安慰。
“可是我还是担心。要不你找点别的事qíng做?”
“我都已经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了。我保证只有这一次。你放心,我一定会安全回来的。”
王雪看到一向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丈夫依旧不改口,便也明白他这是铁了心要做的。
“那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你放心,不会有事的。”
几天后,沈沁一家站在火车的站台上,给沈爱国和徐立业送行。同来送行的还有沈沁的gān妈和徐宁远。徐爷爷徐奶奶年纪大了,不宜来这种人多的地方,沈沁的gān爸则是工作忙,脱不开身。
“你就是倔。你说你做什么不好,一定要做这个?”沈沁的gān妈陈宛如对着自己的小叔说。
“大嫂,你和大哥都已经说了很多遍了。”徐立业一脸的无奈。
“我和你大哥这不是担心你嘛。”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你们放心,各种关节都已经打通了,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徐立业只好进行第N次的保证。
徐立业也知道他们这是担心自己。只是自己都二十好几的人了,总想做出点自己的事业来。供销社的工作虽然好却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想要更加广阔的天空,而且也不想一直躲在大哥的羽翼下。在家人的荫蔽下生活不是他能接受的。虽然他有时也会仗着家里的势力做一些事qíng,但他也有属于自己的骄傲。这次出行,是他事业的第一步,他绝对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