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下堂妻_作者:秋李子(148)

  刘如蕴唇边露出一笑:“也就这样罢,天地辽阔,可做的事还许多,光想着一个男子成什么事?”柳三奶奶略愣了愣,随即叹道:“妹妹,这点我却不如你,只是妹妹,这边的生意,若能收,就收了罢。”

  刘如蕴听这话里有些不好,忙握住她的手道:“姐姐,究竟为了何事?”柳三奶奶唇边露出一丝苦笑:“妹妹,我们做生意的,总也要随着时局走,现时时局不好,似我家也只能苦撑,妹妹一个孤身女子,原先在成都收土产的那个铺子已经收了,光靠着本地的东西,想来也。”

  这些话刘如蕴也是想过的,只是方从成都回来时候,既答应了婚事,旁的事想的也就少了,听了柳三奶奶这话,心里暗道原来自己并没瞧错,柳三奶奶并不是那样木头样的,可惜的是世上人的眼光让她也只能关在柳家的院子里cao持家务,相夫教子了。

  这些话刘如蕴并没说出来,只是对她点头:“姐姐说的,也是我肚里的话,只是这生意收了,却没有旁的可做。”柳三奶奶yù言又止,半日才道:“妹妹,听的走海路极好,你家乡一带本是鱼米之乡。”

  刘如蕴的手松开又握紧,唇边露出了然的笑,她望着柳三奶奶有些痴了:“姐姐,天下女子本就不输男子,姐姐这样,真是。”柳三奶奶的纤手在她面前摆了摆:“妹妹,佛曰,不可说。”

  不可说,刘如蕴点头,柳三奶奶望着她,唇边的笑越来越大,却不是往日那种礼貌的微笑,而是一种如释重负,天下这么大,总有女子不愿在男子画的那个圈圈里面生活,而是如飞鸟一般翱翔。

  潘大爷虽挨了刘大爷一顿打,在王慕瞻的书坊里将息数日,就收拾了书坊,遣散了伙计,带着妻子回南京去了,回南京之前也没来这边辞行。王家此次的事qíng,透着古怪,特别是前些日子,已是在武昌城里遍发喜帖,谁知后来先是新郎不见了,再是店都收了,各种各样的议论铺天盖地的向刘如蕴灌来,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刘如蕴不守妇道,和人有了不妥,王慕瞻不愿做这个活王八,这才悔了婚,还有的说刘如蕴虽貌美如花,xing子却也有些不好,谁家肯娶个母老虎回去。

  倒有一些议论的有些边际,说王慕瞻不满潘大爷还念着前头妻子不放,这才为了妹妹出气,先定亲后悔婚,好好羞rǔ了她一番。刘如蕴也不理会这些流言,只是吩咐小宋管家把那些应收的账款收一收,铺子能顶就顶出去,不能顶的话也就这样罢了,预备回南京去。

  小宋管家虽应了,低下的伙计见主家要收了铺子,还当那些流言是真的,渐渐也有议论起来的,刘如蕴此时只是庆幸刘大爷被自己劝回松江去了,不然听了这些话不知又要赔出去多少汤药费。

  忙碌了几日,转眼已到四月,处处chūn意盎然,刘如蕴在忙碌之中又添了件喜事,杜家伉俪双双来武昌接曼娘姐弟,虽说成都解围的事二月就知道了,只是总要亲眼见到,刘如蕴才安下心来。

  见到闻蜚娥一如既往,杜子中除了黑瘦些也没什么别的不妥,再瞧着他们父女母子团圆之时,一派和乐的qíng景,心里十分感慨。曼娘的奶娘,那个古板忠心的忠仆也没阻止曼娘双眼含泪的和父母说话,虽脸上依旧是那样古板,刘如蕴还是能见到她悄的用袖子拭泪。

  忙乱一时,吃过庆贺宴席,到了晚间,刘如蕴终于能和闻蜚娥说几句了,瞧着刘如蕴面上的波痕不惊,闻蜚娥微微点头:“妹妹此时和原先不一样了。”刘如蕴用手摸摸自己的脸:“嗯,老了,觉得都快有白发了。”

  闻蜚娥摇头:“不是这样,我觉得妹妹现时坦然许多,也明白许多,再不肯为一件小事烦恼了。”刘如蕴低头笑了,什么都没说,一只手覆到了刘如蕴的手上,刘如蕴抬头,对上的是闻蜚娥关心的目光,听到闻蜚娥缓缓的道:“妹妹,这一路上,我打点了许多安慰你的话,谁知到了武昌全用不上。”

  刘如蕴不由撒娇的往她怀里偎去:“姐姐现时也可以说。”闻蜚娥只是一笑:“妹妹,现时我明白了,没有人陪伴你,你也能走的很好,倒是姐姐自己,被拘住了。”

  刘如蕴没有起身,对她道:“佛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闻蜚娥听出她话里的安慰,用手轻轻的拍着她的脸:“妹妹,这些话,我自然知道,只是偶尔心中也有不足,不过路是自己选的,又何必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