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下堂妻_作者:秋李子(47)

  这话说的刘如蕴面上热辣辣的,了尘淡淡叫了一声:“燕娥。”燕娥忙用手掩住了口,了尘看着刘如蕴道:“佛法常论,缘者随心,只要不是坑蒙拐骗得来的钱财,不花在花街柳巷赌场,奉养父母也好,花在自身也罢,都属缘分,不必刻意去修。”

  刘如蕴听这番话却和别的修行之人所说的不一样,还想继续听下去,了尘已经闭口不说,刘如蕴等了半响,邱梭笑道:“了尘师傅这个议论发的极好,现时常有教人修行的,明面上持戒,背地里。”

  这总是在寺庙里面,邱梭没说下去,了尘微微垂下眼帘:“贫尼出家数十年,却总没修的荫庇众人,到了只有一个燕娥。”说话时候不由抬头去看燕娥,燕娥微微一笑,那笑却不似对旁人的有礼敷衍之感,含有无尽的孺慕之思。

  刘如蕴抬头看见,心里了然,不觉正对上另一双眸子,却是邱梭的,邱梭的眼睛里含着的是平和之气,并不似刘如蕴素日见的那些男子,想细细看女人的相貌偏要扭捏着遮掩,有那想看的了,眼里含的也是yín邪之气,刘如蕴也没闪躲,微微一笑。

  这一举一动全看在了尘眼里,她微微叹息一声,世人总是为qíng缘所苦,却偏生qíng之一字,最难解开。

  谈了一会,了尘要做午课,燕娥送他们出到禅房门口就止住脚步,邱梭和刘如蕴一路往外走,两人一路谈着,又有珍儿跟随在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禅寺内绿意盎然,香客川流不息,刘如蕴听着邱梭说的经书上的奥妙,不由时时和旁的说话来比较,笑道:“原来圣人也好,神佛也罢,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方才公子所说,福音书上所言十诫,岂不和圣人所言是一样的,而佛也戒杀戒盗,看来天下的道理内里都是相通的,只是外面不一样,信耶稣也好,信儒家也好,道佛也罢,都是要教人忠孝节义,做个好人。”

  这样的议论邱梭听的不少,不过从女子口中所说还是听的不多,倒觉得有些新鲜,刚想要说话,前面就传来有人娇滴滴的声音:“叔叔一向不多见,怎的今日见到,是携美同游,倒也新鲜。”

  那年纪已老去的妇人还要捏着嗓子装做二八娇娘的声音,实在已让人起了一身的jī皮疙瘩了,更何况这问话还有些不善,更是让人在夏日如入冰窖,刘如蕴抬头,说话的是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中年妇人,身后也跟了几个仆妇,瞧她的相貌有些熟识,却着实想不起来了。

  珍儿已经上前行礼:“亲家奶奶好,亲家奶奶想也是来礼佛的?却是多有怠慢了。”刘如蕴现在想起来了,这就是邱奶奶,难怪要叫邱梭为叔叔呢?不由看向邱梭,邱梭面上不悲不喜,只是微微作个揖:“嫂子一向可好,弟劳于会里的事,长时不见。”

  邱奶奶一双在年轻时候可称得上桃花,到老了就掉了眼皮的眼只是不离刘如蕴身上,对邱梭的行礼瞧都不瞧,眼里若有针的话,只怕刘如蕴都体无完肤了,自刘如蕴出娘胎以来,还从没遇见这样无礼的人,又想起她的所作所为,脸上再也挂不住了,回身叫住行礼之时还没被叫起的珍儿:“珍儿,想来陈妈妈等的急了,我们先走吧。”

  珍儿也恼怒,若不是看在主仆之别上,早就拂袖而去,听见刘如蕴这番话,忙扶着她就要离去,邱奶奶方才细打量时候,猜到刘如蕴就是传言中王二爷看中的那个寡妇,现时又和自己邱梭一块出来,巴不得揪住她细细问个清楚明白,怎肯放她们走?

  用帕子掩了口娇笑道:“这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姑娘你若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怎么怕我问清楚?”说着眼往邱梭身上唆一唆:“再说了,要进我邱家的门,总也要我这个做大嫂的点头吧?”

  刘如蕴一张脸登时通红,还没想出话来呢,邱梭已经开口了:“弟早从邱家离散,婚事不需嫂子做主,弟要娶何人,与邱家无gān。”

  这是红了脸的就是邱奶奶了,她咬一咬牙,正待又要说话,身后传来有人懒洋洋的问话:“邱奶奶许久没见,这是唱的哪出呢?”

  误打

  这个声音也有些熟悉,刘如蕴一时不知是该抬头还是该低头好,虽然说话的只是王二爷一个人,前面来的可是一群人,领头是王二爷扶着一个中年妇人,瞧他的恭敬样子,想是他的母亲,旁边另一位也是熟人,王兰芝。

  还好,刘如蕴细细一看,他们后面跟着的不过是一大群仆妇,人群里面没有潘大爷,看来是王二爷兄妹奉着母亲前来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