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周做了这些事后,觉得心里开阔了不少,一时又想到李瑶琴之话,觉得她所说也有些道理,便去拜见贤王,提了防箭衣之事。
贤王点头道:“这件事qíng也只能等郑将军自己提出,否则真不好向外拿出防箭衣,就是此时贸然拿出来,却是不能起到好的作用。”
林景周也觉得有理,只得耐心等待时机。
却不知,皇上早就自暗哨处得了郑将军攻打东陈失利的消息,只是因为郑将军与沈秋君都不曾有只言片语过来,皇上倒也不好过问。
再则他并不认为事态有多严重,天下没有不打败仗的将军,几次失利算不得什么,他若贸然过问gān预,倒显得他不信任郑将军似的,而且他一个堂堂的皇上,事事都过问,也忒显不出他的尊贵来了。
所以这事便被瞒了下来,直到又过了一个多月,郑将军呈上了战报,并郑重附上六皇子改制甲衣之法,虽没有过多赞誉,但态度已不言而喻。
皇上见了心中也是高兴异常,他是心里不喜六皇子,可做为一个父亲来说,不影响他享受儿子有出息的自豪感来。
贤王则跌坐在一旁,叹道:“这个老六真是我的克星,好好一桩功劳,竟被他抢了先。”
林景周也叹息六皇子的好运气,当日他也曾问过李瑶琴防箭衣之事,李瑶琴说是小时在家中藏书的一本孤本上看到了一点记载,再加上自己的琢磨实验,才设计出了防箭衣。
虽说是孤本,然世上也未必没有第二本,如今看来定是六皇子好运气得了去。
李瑶琴得了消息,也不由得浑身僵住,她心中明白,这其中定有沈秋君的缘故,脑中不由闪现出当日周瑜那句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感慨来。
正文 第二二四章 皇上赐名
李瑶琴心中实在恼恨老天,既然让自己穿越到这个时空,不就是让自己在这片时空既能造福一方百姓,又可令自己生活惬意吗,可如今这一切却被一个沈秋君生生夺了去,唉,果然是一山不能容二虎啊。
本来按照历史,六皇子之前就该在东边大大地做一次孽,没想到不仅让他避了过去,而且还抢了本该属于贤王的功劳,不得不说穿越女的力量真的很大,也不知她二人谁能笑到最后?
只是二人分属不同阵营,如果六皇子真得了沈秋君的帮助避过那些紧要处,将来必会加重太子这边的筹码,到时真被沈秋君改变了历史,让太子登了大位,投靠贤王的定国公府就算不遭殃,也别想再如现在这般昌盛,若是太子再对自己死心不改,自己这一生堪忧啊,这沈秋君真真是自己的克星。
李瑶琴越想越怄,偏巧此时竟催动了生产,众人见了急忙去叫来稳婆,并去禀告了当家人。
经过几个时辰的挣扎,李瑶琴平安生下一子,林府上下皆一片喜庆。
林景周看着大胖儿子,高兴坏了,少不得在李瑶琴耳边说些感激的甜言蜜语,李瑶琴虽疲倦至极,却也在心中大大松了口气,自此自己算是在定国公府真正站稳了脚,以后再不济也是位国公夫人,六皇子跟着不堪大用的太子走,还不知是个什么结果,就看她与沈秋君谁的影响更大了。
林景周见李瑶琴母子睡下,便先送了母亲离去,然后对自己院里的众人论功行赏,却不想竟意外得知李瑶琴先是得知郑将军进献防箭甲衣一事,然后忽然催动了生产。
林景周不由心中暗叹:到底是个内宅妇人,这点子事就让她慌了心神,本以为她是脱俗之人。如今看到自己的成果被他人抢先一步,竟对她影响如此之深,可见心中终是绕不过名利虚荣,不过幸好她有才能又聪慧,总归是女子中的翘楚,这点子名利之心,倒也可以忽略不计吧。
谁知李瑶琴一觉醒来,jīng神好了许多,和儿子亲昵了一阵,看儿子又睡了过去。忍不住对丈夫说道:“真真是可惜了,真是世事难料,没想到防箭衣的法子竟被六皇子这等jian邪之人得了去。”
林景周本来已经劝慰好自己。如今见李瑶琴生死门上走了一遭,眼前又对着可爱的亲儿子,仍在可惜防箭衣不是贤王献上,不悦道:“你现在这样虚荣,仍在惋惜防箭衣。不知是为惋惜自己,还是为了贤王惋惜?是贤王在图谋皇位,还是你在图谋皇位,你只管孝敬公婆,教养好儿子,外面的事qíng还是少掺和。到底事关着贤王,还是避些嫌的好。”
李瑶琴一下被噎了住了,她是关心着贤王。可说到底也是为了定国府的长久繁盛才如此上心,本还以为林景周是个心胸宽阔坦dàng的男子汉大丈夫,如今看来竟是自己错看了他,只觉得话不投机,多说无益。又兼刚刚生产完身子乏力,便也不解释。只管沉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