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听了倒也觉得有道理,可是他心中仍是放不下,王青想了想,又道:“这只是臣的愚见,如果王爷拿不定主意,不防去和王妃商议一下,也听听王妃的见解。”
沈秋君当然不会同意自己这么做,六皇子暗叹,面色却缓和起:“也罢,先看看形势再行定夺吧。”
六皇子话音刚落,皇上便遣人召六皇子面圣。
随着六皇子的离去,王青终于松了口气,悄悄拭去额头的汗珠。他之所以拼死劝说六皇子,什么忠君爱国之类的,不过是占了那么一点点,他更担心的是自己以后的日子。
凭着王青在此次动乱中的表现,只要六皇子上位,他必是位极人臣得新帝信宠的,但是伺候一个可以杀死自己亲生父亲的新君,这实在是件危险的事qíng。
其实王青对于六皇子的xing子还是有所把握的,六皇子不会主动去谋害他人是真,但六皇子是个心狠手辣的yīn险小人也是真,这样的一个人,一旦做出弑父这种灭绝人伦的事qíng来,就如打破了某种禁忌一样,他骨子里的狠毒便会因此少了一份束缚。
纵观前朝历史,对朝中大臣民间百姓残bào到灭绝人xing的皇帝不在少数,所以就算是为了自己及子孙的官场生涯,绝对有必要在六皇子残忍爆发前进行必要的制止。
PS:
今天只有一更
正文 第二八一章 顺应天意
不提王青如何在心中庆幸自己成功劝说了六皇子,只说此时六皇子进得殿中,皇上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他曾经最不待见的儿子。
六皇子行完礼后,便立于一旁,因为此前已有那些勋贵们来到皇上面前,把太子和贤王的不轨之事说了,所以他也懒得太费话。
皇上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六皇子,仿佛谁先说话,谁便落了下风似的。
良久,皇上终是打破沉默,冷冷说道:“朕实在没想到你们兄弟最终会到这一步,虽然朕年纪大了,却还没到老眼昏花不辩事非的地步,什么图谋不轨不臣之心,不过是哄骗外面不知qíng的百姓罢了,真实qíng况如何,你我皆心知肚明。”
六皇子闻言笑道:“父亲这话有失偏颇,倒象是我栽赃嫁祸给他们似的。我知道父亲一向疼爱子孙,不过大事大非面前可不能糊涂。太子和贤王谋反可是罪证确凿,不仅你我心知肚明,天下百姓也都清楚明白的很。”
皇上气得双眼直瞪,六皇子从来都是嘴上不饶人,歪理一大堆的,想在他的口头上讨便宜可不容易。
皇上深叹道:“也罢,自来胜者为王败者寇,不管事实如何,现在整个京城内外尽在你的掌握之中,所以说在这场争夺皇位的大战中,你是最后的赢家。我也老了,也该好好享享清福了。一个月后,我会禅位于你的,所以你的兄长们再也不能对你构成威胁了,我希望你能善等他们,还有太子和贤王,就饶了他们一命吧。”
六皇子遂笑道:“只要他们规规矩矩的,我何必非要给自己名声抹黑呢,到时少不了他们一个富贵王爷做的。至于太子和贤王。竟敢谋反企图bī宫,可万万不能轻饶,不然代价太小,我那几个兄长要是人人再来这么一遭,大齐朝哪还有安生日子过?”
皇上也深恨太子和贤王的不安分,便叹道:“他们既然有罪,自然要惩治,不过到底是手足,就留他们一命吧,至于其子女也尽量不要牵扯进来。毕竟你是兄弟中最小的。做稳皇位就必须有个好名声。”
六皇子想了想,说道:“父亲既然亲自为他们求qíng,我岂敢不遵从。只希望他们能真心悔过,不然就太辜负父亲的一片心意了。”
“罢了,子孙自有子孙福,我也算是仁至义尽,至于他们以后的命运。我也是有心无力。”皇上深感无力地叹道。
六皇子看着一夜之间骤然显现老态的皇上,心中并无多少同qíng,只是冷笑不语。
凡事有因有果,造成现在这个后果的罪魁祸首,其实正是这个一副慈父神qíng的皇上。
自来上至国家小到黎民百姓之家,都讲究立嫡立长。太子即长且嫡。且又是太祖在时就立下的皇长孙,只要皇上好好栽培,就算他无大才能。只要品德尚可,托赖着祖荫,靠着几个忠臣,也能支撑的下去。
偏皇上先是嫌弃原配,以致于不喜太子。未尽到管教之职,造成太子后来的昏庸好色。
后又因宠爱齐妃而偏爱于贤王。让贤王生出取太子而代之的想法,这时候已经不妥了,偏偏皇上还多次表示要舍太子立贤王,这么一火上浇油,太子贤王自然势同水火,最后倒是bī得自己为自保不得不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