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以为就这么着结束早饭也就算jiāo代过去了,哪知沈秋君此时又提什么军事国事朝事,沈昭英余光看到庄承荣正笑眯眯地来回打量他兄妹二人,脑中顿时想到沈秋君的命格,心中暗惊:难道庄承荣已经知道真相了?
想到这里沈昭英心里打了个突,暗骂沈秋君蠢得都不会隐藏自己的野心,将来少不得带累沈家人,想到此,沈昭英忙正色道:“此乃是国事,还希望娘娘谨言慎行,不过过多过问,以免引人非议。”
正文 第三零四章 三世承袭
沈秋君被沈昭英疾言厉色地教训一番,她不由心中一叹,自己与这个大哥今生只怕再难对盘了,想到这里沈秋君看了庄承荣一眼,又招呼儿女们用饭,便不再多提一句废话。
庄承荣看戏到这份上,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其实他当日与虽打着压制沈昭英而抬沈昭宁的主意,不过心间还是有些犹豫的。
如果庄承荣没有做皇帝,他自然在qíng感上要偏向与妻子感qíng好的沈昭宁,希望沈家由他接手,不过如今万事一旦与皇家权势沾上了边,有些事qíng便不能随着他的xing子来了。
沈秋君做为皇后,只有他的爱重还是不够的,因为他希望沈秋君与自己一同并肩俯视这大齐天下,这样就必须要有qiáng有力的娘家人才能不被朝中大臣看轻。
如今沈侯已经年老,沈秋君要靠的唯有两位兄长,偏偏当年沈侯就给两个儿子定了位:大儿子是要继承自己的爵位,亦有衣钵之意,故沈昭英长年在外历练,而次子沈昭宁则留守京城,既能就近孝敬父母,也能搏个富贵无忧。
这样倒也算是内外皆有靠,只可惜能作为沈秋君最大臂膀的沈昭英却与沈秋君关系不和,偏沈昭英倒是个极有运气的,这次与北蛮一战,算是让他坐稳了爵位,且亦稳固了他的势力权柄,而沈昭宁的力量有些薄弱,最多做个守成的富贵侯爷,故庄承荣不得不考虑让沈昭英作妻子的qiáng大的后盾。
开始庄承荣还抱有一丝幻想:沈昭英当日既然弃了贤王,那么聪明的话,就该知道要攀附沈秋君的,哪里想到这沈昭英倒是个有点韧xing的,直到如今仍是不改对沈秋君的态度,既然如此也就怪不得他按原计划算计沈昭英了。
庄承荣不过是在脑中急速过了一下,也就一瞬间的时间。接着他拍着沈昭英的肩膀哈哈笑道:“不过是一家子随意说话罢了,哪里就扯到什么gān预朝政的事qíng上来了,你也太小心谨慎了。”
沈昭英忙gān笑道:“都道长兄如父,说句大不敬的话,皇后娘娘到底是我妹妹,虽说出嫁了,可这有什么事qíng不妥的,我能劝谏的还是该劝谏一二的,皇上都说是家宴,臣更该如此才对。”
庄承荣笑道:“好一个长兄如父。我这里正好有一件事qíng有些不好决断,一会用过饭,你我君臣二人好好商议一下才好。”
沈昭英忙起身笑道:“谢皇上赐宴。臣已经吃好了,还请皇上请管吩咐。”
沈秋君早就知道缘由,方才沈昭英的一番言行,已经让她认识到自己仍是不容于沈昭英之心的,便也就任由庄承荣施为了。
君臣二人饭毕来到御书房。沈昭英看着庄承荣面上带笑,眼神中却似带了一抹算计,不由心中打鼓,不等庄承荣说话,自己忙上前笑道:“不知皇上有何不好决断之事,臣若能帮皇上排忧一二。必不敢推脱。”
庄承荣笑道:“这事还真只有你能帮朕一把啊。”
见沈昭英一脸洗耳恭听的样子,庄承荣叹道:“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忧愁的正是前贤王妃的事qíng。她到底是你的亲妹妹,皇后的胞姐,这如何处置她,实在是难坏了我。”
沈昭英心中一惊,忙道:“如今废太子贤王等人已问罪。此事便算是结束了,怎么她身上还有悬而未决之事?她不过是一介后宅女人。男人争权夺利的事qíng,gān她何事,况且她也已经被贬为庶民,如今不过是寄人篱下苟延残喘罢了。”
庄承荣见沈昭英一脸急切,便端了茶水来慢慢饮啜,直到沈昭英心中没底,面上越来越慌乱时,他才徐徐说道:“她到底有没有参与其中,我看在皇后的面上,也没有去查,到底是亲戚一场,一些事qíng上该留qíng面还是要留qíng面的,只是当日朝中大臣奏请遣散发嫁他二人的妻妾时,他们说的振振有词,我虽为皇帝,却也不能随心所yù地行事,驳不倒便只好同意了。如今废太子的妻妾早就发嫁了,而贤王这里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