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妇从良记_作者:帘卷朱楼(595)

2017-04-15 帘卷朱楼

  这日,小成子又汇报了沈家的近况,庄承荣满意地笑道:“这沈大嫂倒是个妙人,我本就发愁不好对沈丽君母子出手,她倒是帮我解了这个难题,既然如此。我也趁势帮她一回,不把那母子三人磋磨下一层皮来,这卫国公府一时半会是建不好的。最好她们狗咬狗。相互灭了对方,才称我的心呢。”

  小成子对自家主子的恶趣味是了解的一清二楚,此时也只是陪着gān笑罢了,庄承荣又叮嘱道:“这些事不必说给皇后听,免得她又心中不安了。”

  小成子忙笑道:“皇后如今事务繁忙。自然不能拿这等琐碎事来烦她。”

  庄承荣点点头,这话倒是不虚。沈秋君这两日为着招待北蛮皇后——长宁公主,也确实忙的很。

  北蛮今生与前世相比,也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因为当日沈秋君杀了萧将军之故,北蛮太子彻底失去了萧家的支持,也因出使的不顺利让北蛮群臣心中失望,他一时步履艰难处处受制,倒是因此使他的诸多计划不能实施,因此反让北蛮老国主得以心qíng舒畅地多活了几年,直支撑到庄承荣夺得皇位之时。

  而长宁公主没有前世的诸多便利条件,在北蛮皇宫内亦过得不易,这样一来,虽然她心中怨恨大齐,却也知大齐是自己唯一的靠山,但要想得到大齐的认可,也要自己做出一番成绩来才行。

  所以这些年,她全力争取着老国主的宠爱,这十多年下来,倒真在老国主的心中占了一席之地,也为她后来与北蛮太子联盟打下基础,从而为结束北蛮与大齐之间的战争起了一定的作用。

  沈秋君自然不知道这些细枝末节,她看不上前世的长宁公主,却不敢忽视今生的长宁公主在北蛮的影响力和她对大齐边境安定所做出的贡献,如今看来她竟是一位奇女子了,这样的人怎不让人爱敬?

  于公于私,在长宁公主回国这段日子,大齐是必须要给她做脸的。

  所以庄承荣在与北蛮jiāo涉国事时,却不忘第一时间便下了隆恩,厚厚赏赐了淮安王府,又特意把淮安王府临近的一处别院赐做长宁公主的府邸,好让她在京城的这段时间与父母时常相聚,以解多年的骨ròu分离之苦qíng。

  沈秋君则是三不五时地请了长宁公主入宫相聚,赏赐不绝,筵席不断,又令众王妃诰命等相陪,长宁公主一时成了京城中最为风光的人物。

  这日,沈秋君乘着酒兴,拉着长宁公主说了好一长篇的话,旁边的人又不时的凑趣,沈秋君想着长宁公主前后两世不同的遭遇,一时心有感触,且又带了几分醉意,便命人摆下文房四宝,写下一首昭君诗赠与长宁公主:“将军杖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死战生留俱为国,敢将薄命怨红颜。”

  长宁公主虽则对故土和亲人有深厚的感qíng,不过到底不是小女孩儿了,她知道今日在大齐的荣耀是因为她本身的价值,说句让刺心的话,她与大齐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大齐要利用她在北蛮的威望权势达到边境和平,而她则利用大齐这座靠山巩固自己在北蛮的地位。

  可是当看到沈秋君将自己与王蔷的功绩相提并论,在诗词中对自己的行为赞叹,长宁公主不由眼睛湿润,心中深把沈秋君当作了知已。

  况且沈秋君是一国之母,她的态度自然代表的是大齐皇帝对自己的看法,更不要提这位国母在大齐皇帝心中所占的份量,这不能不让她感动,也让她觉得自己之前所做出的嫁与继子的牺牲是值得的。

  是的,今生长宁公主仍是在老国主去世后,嫁给了北蛮太子为妻,虽然在北蛮看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qíng,但在自小受着中原正统思想教育的长宁公主心中,这是一件令她耻rǔ的事qíng。

  当年她一个妙龄少女伴着白发鹤年的老国主,心中固然委屈,却也是嫁jī随jī不作他想,便是寡妇再嫁,可这嫁给继子,在她心中总是违背了伦理纲常,但当时她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遵从命运的安排,然心中却总藏着一抹深深的耻rǔ感。

  但是今日大齐对她的高高赞扬,终让她心中去了这沉重的包袱,长宁公主对沈秋君感动地说道:“有了娘娘这句话,我总算没白在人间走一遭,此生此世不敢辜负大齐及大齐的黎民百姓。”

  沈秋君忙笑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如果不是因为你的全力周旋,只怕此时两国边境的百姓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呢,所以大齐及大齐的万民会永远爱戴记得你的,同样你做为一个女人也一定要过得好些,这样大齐的亲人们心中才能少些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