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锦翠_作者:苏惠茜(146)

2017-04-18 苏惠茜

  黑暗中,老太太似乎屏息凝神。而如瑾却是心如小鹿,“也许,我只是喜欢魏晋乌衣子弟的风雅,无关乎此人是谁。”

  她声音轻柔坚定,若琴弦轻撩,漫不经心却有坚定沉着。老太太隔着被子,拍了拍小孙女的肚子,“夜深了,睡吧。”

  如瑾侧身,窝进了老太太怀里。只觉得眼窝处似乎有些湿润。她喜欢魏晋乌衣子弟的风雅,喜欢如玉君子谦谦有礼。前生如此,今世亦然。人的喜好,无法改变,哪怕是换了身份,重活了一世。

  她突然觉得,自己前世或许也并非喜欢的是齐玉衡。若是先遇到的别人,也许那日也不会横遭惨祸,更不会有今日小心翼翼求生存的现状。卫玉衡,是心里的一颗刺。拔不出来,她就一直惦念着。

  此时又道三年政绩考核,花奕三年来鼓励耕织、调配商贾、使得锦州如瑾丰饶富庶。考核成绩再度得了一个中。欢天喜地的升迁,本以为是个京差,却不料,调去了陪都盛京,左迁至奉天府尹,连升两级,终于混入了中级官员行列。

  只是如瑾不明白,按一般平步青云的套路来说,花奕此刻应该站进京官行列。每日早起,在见光之前,被挣着着起chuáng的海氏伺候更衣,教训完儿子认真读书后,再同众位同僚一起从天顺门的两侧角门挤入皇城,瞻仰天子仪容,竖着耳朵聆听根本听不清楚的天子声音。然后在下朝的路上,挤到站在前排的同僚面前,请示上级工作。

  可出乎意料的,他还是在盛京这个地方盘旋。不过是才从盛京下属的锦州,一跃到了陪都。还是天寒地冻的偏北地区,还是太宗皇帝开国时所建的京都。

  如瑾哆嗦着打了个冷战,她两世为人,都窝在了奉天府。北方的冬天,真的是冷的令人发指。南方四季如chūn,人杰地灵,才是好地方啊。

  海氏本就出生北方,又是游牧民族后裔。此次老公升迁,倒是正合她的心意。只是一听说儿子高中状元,却要请命去雍州池阳县做知县。那里天高皇帝远,又气候恶劣,实在不适合细皮嫩ròu的花之横。

  花奕带着儿子回到锦州的时候,海氏老大的不乐意。扯着儿子的袖子,指责,“皇上不是轻点了翰林院,你没得往外跑什么?雍州苦寒之地,去了岂不是白白吃苦,能有什么建树?”

  花之横淡定的轻轻扶开母亲拉拽自己的手,正色道,“做官怎能是贪图荣华?若只图舒适,不顾百姓疾苦,岂不是枉读圣贤书?”

  海氏被儿子连续的反问,搞的羞恼不已。恨不能将所有的圣贤书都从儿子脑子里抛出来。这厮悬梁刺股,竟读出了个榆木脑袋。反观一旁的老爹,还不是哪里有油水哪里钻。可她却实在忘了,花奕当年也是这般小心谨慎走上来。

  “扬州是何等的好地方,你父亲又在那做过父母官,你去那里不好?不过就是荣昌侯在圣上面前一句话的事qíng。”海氏犹自怀念江南的风景如画。

  花奕手心痒痒,直想将媳妇拉回屋里好好数落一番。可众儿女皆在,也只得沉声道,“一句话的功夫,就成了结党营私!”

  现下正式敏感时期,皇上垂垂老矣,四王和八王夺嫡之争日益激烈。朝廷中有些头脑发热的官员,开始纷纷战队,似花奕这般头脑清明的则是尽力靠边站,明哲保身。

  花之横深的老皇帝欢心,若就职京中,难免会被卷入夺嫡风波。此刻躲得远远的,有所建树最后,便是中庸之举,日后新帝登基,也有诸多机会升迁。

  便连海氏这帮贵妇jiāo往,日进也要进行筛选。她虽然时事不上道,但是基本官夫人素养还是有的。即刻明白花奕话中含义,可还是心疼儿子要去受苦。“又没个妥帖的人去照顾。”海氏犹自抱怨,拉着儿子的手百般不舍。这厮长到十七岁,还未离开过母亲身边。

  花之横拍拍母亲的手,“母亲放在我屋子里的妈妈和丫头都妥帖。且我也不似那娇生惯养的,能自己照顾自己。”

  海氏海氏心疼,眼眶微红。

  花奕扬手,“上任之前,成婚便是。”

  “老爷有了人选?”海氏犹自瞪大眼睛,她可一点消息还不知道。只知道六王爷家的郡主看上了儿子,却被花奕已早有婚约推辞。

  “姚阁老嫡亲长孙女,止若娴雅大方,你明日便差人松了庚帖罢。”花奕执儿子之手,匆匆进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