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年代_作者:暗墨沉香(26)

  别说让陈家买四大件,就是让他们家买一件都难。其实,陈建中相中的那家,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他们家那穷样。那姑娘的父母不是个好的,估计是就着闺女结婚赚一笔的念头,才开这口。可那姑娘和她父母不一样,就是看中陈建中老实,能gān,再加上长得顺眼,死活认定他了,对父母说非他不嫁。就这样,这两家也是因为彩礼的事qíng一直拖着。

  陈爸身体不怎么好,gān不了太重的活,要不怎么他家这么穷。劳力少,挣工分少,当然穷得翻不过身了。他的意思就是让陈丽华定亲,陈丽华定亲的彩礼他再拿去给儿子定亲,真是一环扣一环,成了解不开的死疙瘩,貌似最终决定权在沈家。

  其实,这样的事在农村真不少,怎么说还是穷人多,要是再赶上个父母狮子大开口的,有一些人家根本娶不起媳妇,甚至开始换亲。换亲就是各自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对方的儿子,这样谁家也不用出彩礼了,省财又省事。

  陈爸的想法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要是他真有办法,也不会委屈孩子,闹来闹去,还是因为穷。就说这彩礼,是必不可少的,你就是娶谁,人家也不可能把闺女白送给你家,所以,有些事是bī不得已才不得不去做。

  陈爸一声厉吓吼住儿子,“瞎说,你不结婚让妹妹先结婚,让人家怎么说咱家,你以后还娶不娶媳妇了,你不去媳妇,当个老光棍,对得起祖宗吗……”

  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当父母的偏心很常见。陈爸也是如此,在他眼中,儿子肯定比女儿重要一些。儿子结婚是为了陈家,女儿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这孰轻孰重,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称。

  “你妹妹就不像咱们家的人,咱家祖宗八代可都是农民。可你妹妹想啥,她心高着呢,还想去上学,咱家有钱让她上学吗,当个臭老九就好了,那些有文化的臭老九还不是天天被人批斗……”陈爸又开始说起陈丽华的“不光彩历史”。

  xing子懦弱的陈妈在一旁垂泪。

  陈丽华打小就想上学,看见人家都背着书包去上学她就羡慕。小时候她经常跑到教室外边去听老师讲课。

  一直到八岁,到了上学的年龄,陈丽华就哭着要爹妈送她上学。陈妈听说家庭困难的同学能申请免费上学,她才把闺女送去学校。陈丽华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学校好好听讲,做作业;回家后,带孩子,帮家里做饭,喂猪喂jī,什么活都没落下。

  ☆、巧遇

  再后来,陈丽华想继续上学是因为老师的鼓励,她想通过学习改变家里的现状,不然,她只能和母亲一样围着锅台转悠,面朝huáng土背朝天gān一辈子。

  陈爸多次想让闺女放弃上学,因为她上学了,家里没人看孩子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几次三番,他都没有说服闺女。还是陈妈说,反正上学又不用花钱,她想上就让她上,只要不耽误gān活就成。甚至有的时候,陈丽华带着年纪最小的弟弟去过课堂。

  陈丽华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有文化的人才能gān更多的事qíng,gān更体面的工作。所以,她心里有一股执念,让她一直没有放弃上学。

  本来陈丽华是贫下中农,成分很好,能被推荐上大学,可她家没钱没势,最终被人顶替了,这件事对她打击曾经不小。因为她没有机会上大学,才松了口去相亲。

  陈丽华相中沈玉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听说他也是高中生,家里条件不错,父母都愿意,最重要的是沈玉成家庭条件好,也许能出得起彩礼,相比较而言,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那时候相亲都这样,不只要看人,还要看对方的家庭条件和家庭成分。沈玉成没上成大学,是因为他毕业早,那时候大学里很乱,他才没有去成,这完全是时代原因。

  陈丽华打扫完院子,洗完一家人的衣服,喂了家里的几只老母jī,才有空歇会。

  这不,她一忙完,就没弟弟妹妹给缠住了。

  “大姐,你带我们去镇上玩玩呗,行不?”小弟陈建华才九岁,他最小,又是个男孩,哥哥姐姐都让着他,他在家里比较受宠。

  陈丽华的两个妹妹陈丽青和陈丽云,还有弟弟陈建华都是她带大的,对三个小的来说,陈丽华比他们的妈还亲,还近。

  陈丽华痛快地说:“你去问咱妈,要是她同意,我就带你去。”

  其实,除了陈丽华犟着上学这事,她还是很听话的。她也知道家里苦,就想帮着家里多gān点活,一有空,她就去帮她妈推小车、挑担子,就希望能多挣点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