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_作者:亦舒(23)

2017-03-15 亦舒


    “我明明看见两个人影,一黑一白,一闪而过,你没发觉吗?”拿着电筒的警察一脸疑惑。

    “是榕树须在风下飘拂引起幻象吧,好走了,这边没人。”

    那警察嘀咕,猛然抬头,看到港口夜景,声线不由得放轻,“你看,夜色多美。”

    另一个却不耐烦,“收工啦,走吧。”

存稿

    何少明从不准时,他就是喜欢搭架子。

    他是一名职业撰稿人,搞质优良,可是稿德恶劣,副刊每日下午三时截稿,可是他非拖到huáng昏,甚或晚上七八点才肯赐稿。

    他爱在酒醉饭饱之际哎呀一声,“噫,尚未jiāo稿”,于是当众表演其写作才华,或是致电秘书:“把我的专栏稿传真到报馆”,甚至让编辑部空等一场,翌日开天窗。

    怕什么,编辑抽屉里有的是未成名写作人的存稿,胡乱找一篇补上,皆大欢喜。

    正是:哪个大作家不脱稿,天天jiāo稿决非名作家,好稿何用天天见报,叫读者们略为思念,岂非更加难能可贵,与众不同。

    报馆一位姓郭的编辑天天gān坐着等何少明大作直等到八点。

    为什么他可以享有这样的优待?一方面因为何氏作品拥有不少读者,

    另一方面因为他和报馆老板有点私人恩怨,老板微时,他帮过老板忙,还有,他不叫这老郭吃亏,他暗地里津贴此人,像介绍工作给老郭的儿子之类,因此老郭等得十分服贴。

    既然打通了所有关系,何少明无后顾之忧,架子可以一直摆下去。但他不准时作风叫一些同文艳羡不已——

    “你以为你是何少明?学人脱稿?还想混吗?”

    “你看人家何少明,人qiáng马壮,从来不怕编辑部,在阁下神功练成之前,还是乖乖jiāo稿吧。”

    何少明乘胜追击,发表伟论:“优异文字构思下笔需时,焉可能天天jiāo稿,只有劣质马虎行货,才不费chuī灰之力日日见报。”

    所有埋头苦写,尽忠职守之同文统被打入敷衍塞责之黑五类,不知何年何月方得平反,此系题外话,且表过不提。

    花开两头,单表一枝,话说何少明的得意之秋也持续了好几年,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傲视同侪,忽然一日,报馆老总李锦昌yù约他见面。

    何少明纳罕,一向有什么事,他从来不与老板以外的人商谈,老李有什么事,莫非他的子女也想找工作了?

    为表示大方,何少明说:“请到舍下一行。”

    李锦昌自有一报之总的风度,笑容满面来到何宅,拱拱手,开门见山,“少明兄,报馆方针已改,以后请准时jiāo稿,凡脱稿者报馆只好割爱。”

    何少明一愣,不相信世上会有这种事,gān笑数声,“这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你只是想叫那些天天jiāo稿的作者不得脱稿,可是这样?”

    “不!”老总耐心解释:“任何人不得脱稿。”

    何少明不服气:“我找卜老板说话。”

    “卜先生度假去了,这正是他临行之前的最高指示,少明兄当然是聪明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卜先生是有意整顿纪律。”

    何少明大嚷:“纪律关我什么事?我是客卿,你是伙计,伙计才须遵守规矩,我不gān了,我到别家去写,告诉你们,损失不在我方。”

    老李只是笑,“消息已经带到,我告辞了。”

    三天之后,何少明籍故脱稿。

    编辑部立即找人顶替,把何氏专栏一笔勾销。

    李锦昌问副刊同事:“何某反应如何?”

    同事答:“频频找老板说话。”

    李锦昌感慨:“我一早提点他,这并非我们搞鬼,此乃卜先生主意,不拿他开刀不行,近年来本报副刊脱稿成风,一天总有三四个专栏开天窗,长此以往,不是办法。”

    “副刊没有何少明,不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