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摊东主看见她,笑着大声叫:“沈小姐,你上了头条。”扬着一本杂志,递到她手里。
乃慈吓一跳,连忙走到一旁细阅。
只见封面上登的,正是丁月铃那帧半luǒ照片,呵,难怪那么轰动。
乃慈呆往。
谁,谁把照片jiāo给杂志社?只见大字标题;“丁月铃复出,细说与名记者之间恩怨”。
什么?照片竟由丁月铃本人提供?
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
内文中丁月铃娓娓地把她入行时的遭遇道出,感人肺腑,为复出铺路。
她简直把传媒玩弄于鼓掌之上,这聪敏如人jīng的女子可知道她在做些什么?
乃慈家中电话响个不停。
“乃慈,你真够义气。”
“乃慈,有那样好的照片也不给我们用。”
“那张luǒ照起码值六十万,你竟jiāo回她本人。”
虽然人人都盛赞沈乃慈,可是乃慈却有被出卖利用的感觉,她如哑子吃huáng莲。
“原来记者与艺人也可成为真正朋友。”
“我们对你们这两个女子另眼相看。”
丁月铃复出,出奇成功。
传媒并没有追究她的婚姻是否失败,一味集中火力报道她的新动向,并且认定丁月铃是记者之友。
沈乃慈一声不响。
这是她最好习惯:静,无论关不关她的事,她都以静制动。
丁月铃的戏路风格大转,她开始主演一些艳qíng戏,但因剧本写得好,并不觉猥琐,其它女星纷纷效尤。
又成功了。
一日,乃慈阅读至深夜。电话铃响,乃慈似有预感,取过话筒,她说,“稀客。”
“乃慈,听到你声音真好,仍在本市?多怕你已移民。”
“月铃,别净说场面话。”
“乃慈,仍然一句话,谢谢你。”
乃慈苦笑,她问:“你的婚姻怎么了?”
“太高估自己,一个月后就闷得发疯,想打道回府,原来,良家妇女不是我那杯茶。”
“结果苦忍了多久?”
“九个月。”
“天长地久。”
“我不怪你挪揄我。”
“我不是故意的,还有,你的私蓄呢?”
“投资失败。”
乃慈担心得倒抽一口冷气。
“不见了一大截,算是不幸中大幸,趁这几年还挣得回来。”
“你转机得快。”
“是,有人拖那么三两年,就不再有机会。”
“luǒ照被刊登出来,你不觉尴尬?”
“在今日,那算什么。况且,照片背后,有动人故事。”
“从头到尾,你并不在乎luǒ照?”
“乃慈,我不是不在乎,可是,我也并不觉得羞耻,我倘若不包涵自己,原谅自己,还有谁会那样做?”
乃慈叹口气,“你说得对。”
“我又回来了。”
“你很成功。”
“出来见个面好吗?”
“不,我怕你约了记者,镁光灯闪闪,吃不消。”
丁月铃哈哈地笑,“连记者都怕记者。”
乃慈苦笑,“我记得你说厌倦。”
“名记者,你也说过要移民读书呀。”
要放下谈何容易。
这时,有人敲门,这么晚,是谁?
“改天再谈。”
她挂上电话去开门。
“丁小姐派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