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他有苦衷。”妈妈说,“你不能太肯定他是坏人。”
“我不相信,”我仰起头,“尤其不信那个殷永亨。”
“你去一次吧。”
我懊恼的答:“让我想一想。”
“别想太久。”妈妈恳求的说。
在我想象中,殷若琴虽然躺在chuáng上,但是还穿着那种豪华的织锦晨褛,由婢仆服侍着饮食——再病也还是奢华病。
不过我怕他死,我很犹疑。
殷永亨那小子有点道理,要是殷若琴一死,我永远见不到他,谁知道我将来是否会后悔呢?
我惟一可以商量的人,也不过马大。
马大说:“我们找李伯母谈谈。”
“自家的事,不好意思渲染得那么大。”
“李伯母与老胡师傅知道的事,只怕比我们多一百倍。”
李伯母应邀出来,她境况是大不如前了,仍然穿着旗袍套装,料子虽新净,但明显地款式与花样都已过时,手上好些首饰已经失踪,但她还一直笑。
“做人不能认真,做戏却一定要认真,”她说,“做人太苦,你们小孩子不懂得,做人实在太苦。”她仍旧笑着。
过很久,她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马大说:“哈拿想去瞧瞧殷若琴。”
“唉呀,你们如何直叫他名字?”李伯母说。
“费事扭扭捏捏,”我说,“又无法叫他爹。”
李伯母叹口气。
“去见他也是应该的,怕什么,怕他们吃掉你?哈拿,你也不是省油灯的。”李伯母朝我眨眨眼。
我们笑出来。
我已经决定去一次了。
“碧水路在郊外吧。”我问,“是背山面海的一条路,我可以自己开车去。”
“你呢,马大?”李伯母问。
“我不去,有哈拿是一样的,我们长得像,见一个等于见两个。”
我微笑,“像是像,不过马大漂亮得多。”
“去一个也够了。”李伯母说,“虽说他妻子过了身,但到底有女儿,有义子,你们讨不到什么便宜。”
“什么,他原配夫人不在了?”我问。
“嗯,三年前的事,所以他离开马来亚到香港寻找你们。听说同他一起还有他的姊姊,那姊姊有一个儿子,也跟他很接近。”
“这么复杂!”我与马大一起说。
李伯母数着手指,“他与你姑姑,你表姊,表哥,还有过房表兄,也不很多人,都是嫡亲。”
我说:“只是去看一看,管他有多少姨妈姑爹哩。”
“对了,豁达一点。”李伯母说。
马大好奇,“他的女儿漂亮吗?”
李伯母笑,“到底是女孩子,急着要同人比。没见过,不过自小在英国寄宿读书,一直到大学毕业。马来西亚人很喜欢把子弟往英国送。”
“那个侄子呢?”马大又追问。
“像他舅舅,很风流倜傥,此刻与他表妹打得火热。”
“表兄表妹,可以谈恋爱吗?”我很怀疑。
“怎么不可以?”李伯母笑,“你们这两个孩子!”
我与马大沉默一会儿。
“殷若琴当时对你们母亲是很好的。”李伯母说。
马大苦涩的说:“后来不好了,但后来是很重要的。”
那夜我们坐在客厅看电视,马大问我,人怎么会变心。
“不知道。”我说。
“变心会害死人。”她说。
“因人而论,谁变心都害不死我。”
“你别嘴硬,到那个时候,头一个死的是你。”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