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旅_作者:亦舒(15)

2017-03-15 亦舒


    「孩子们靠得住吗?」

    「哦.只有上帝是永久的磐石。」

    「好端端又说起教来。」

    「这是我真实观感。」

    「你们母女可相爱?」

    婵新忽然沉默。

    「你们准不准留着旧时照片?」

    「教会不是黑社会。」

    「听说此刻修女可以保留自己姓名。」

    「消息很灵通呀。」

    婵新自行李袋内取一只小小银相框,递给振星。

    振星一看,照片里三个人,婵新那时约七八岁,十分可爱,脸盘五官同她母亲宛如一个印子印出来,她的父亲亦即是振星的父亲,彼时当然年轻俊朗。

    真可惜,这是个破碎家庭。

    「他们天天吵?」

    婵新答:「在我记忆中是。」

    「为什麽?」

    「双方均不肯忍让。」

    「是爱得不够吧。」

    「环境也很bī人。」

    「他们打败仗。」振星唏嘘。

    「那个年代,婚姻失败对女方的打击比较大。」

    「嗳,我听说有人封建盲目地把离婚女子四个字当诋毁语用。」

    「家母决定带着我远走他方,碰巧有亲戚在伦敦做生意,我们便前去投靠,稍後父亲搞的建筑生意也略有起色,他在物质上很照顾我俩,我们母女不致於很吃苦。」

    「你为什麽不到我们家来住?」

    「父亲又结婚了,且生下你,家庭十分完整,我不想做不速之客。」

    振星没好气,「现在又来?」

    「此刻事过qíng迁,」婵新笑,「无後顾之忧。」

    振星说,「现在我很明白什麽叫做哀乐中年,你看我爸,生活总算安定下来,又为往事神伤,唉,做人不易。」

    婵新故意上下打量妹妹,然後说:「我看做你并不难。」

    振星气结。

    振星的童年相当寂寞,父母都是事业派,她由保母照顾,她记得三两岁时最怕爸爸去上班以及妈妈晚间有应酬,一看见爸妈打扮妥当预备出门她便大哭。

    又没有同龄淘伴,直到三岁上幼儿班才略觉人生乐趣,那时周振星的拿手好戏是把同学一掌推开。

    纪月琼说,「哗,亢龙有悔。」

    为此老师抗议多次。

    纪月琼一直疑惑,「一定是遗传,可是像谁呢.莫非是远房的叔祖。」

    长话短说,周振星要到今天才知道有个谈得来的姐妹是多麽兴奋之事。

    因血浓於水,无话不说,听了也不恼。

    故每隔三两小时地便说:「婵新,不要走。」

    「噫,不是与你说过了吗?」

    「又不是钉十字架,找不到替身,非耶稣不可,你让教会为你找替工呀。」

    「振星你说话真的一句是一句。」

    「我有一句说一句。」

    「对外人也这样吗?」

    振星微微一笑,「我并不傻,我的辞览里也充满了可能大概要不然也许或者等等等等,我不说不,也不说是,人永远抓不到我的小辫子。」

    「那我比较放心。」

    「咦,修女不是有话直说的人吗?」

    「修女也不是傻瓜。」

    姐妹笑得弯腰。

    周氏夫妇诧异。

    这间屋子里从来未试过有这麽多的欢笑。

    振星说:「这是回光返照哪,真可怕,稍後我同你都要离开这个家。」

    纪月琼捧着头说:「我没好好教你妹妹中文,这是报应,不久她就要祝这个家病入膏肓,及早登极乐,振星,我想重头教你读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