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_作者:亦舒(17)

2017-03-15 亦舒


    这种五十年代文艺小说对白便子佳喷茶,她用手帕捂着嘴笑得几乎没落下泪来。

    这是不同社会接触的恶果,张天和才过三十岁就与时代脱了节。

    “你们觉得我非常可笑吧!”张天和又惊又怒。

    再笑下去后果堪虞,“不,我jīng神太过紧张,以致歇斯底里。”

    张天和又长叹一声。

    “你放心,你对她好,她会知道。”

    “我只怕她已经宠坏。”

    “不,蓉蓉不是那样的人。”

    “你担保?”张天和好似看到一线生机。

    子佳只觉纳罕,怎么会叫她来保证,关她什么事,这年头,打份工也真的太辛苦了,但是她听见自己的声音说:“我愿意做保人。”她喜欢这一对。

    张天和松口气。

    子佳问:“你可喜欢蓉蓉新造型?”

    “我不觉得有太大分别,但是午膳时分,有一位太太与一位小姐主动与蓉蓉攀谈,想必是成功的,以前,女士们往往装作看不见她。”

    “哗,那样坏嗳?”

    一定是那张红嘴唇。

    子佳想,几时我也弄张烈焰红唇,煞一煞男女同事的威风。

    子佳又问:“你送什么礼物给父母?”

    “我想破脑袋都想不到,你有无意见?”

    “五百元银行礼券。”

    张天和瞪她一眼。

    “兄弟送什么?合一起送好了。”

    “他们不告诉我,他们存心孤立我。”

    “天理送什么?”

    “谁知道,也许是一枚恐龙牙齿。”

    子佳喜欢恐龙蛋,但是她不敢在张天和面前说出来。

    “我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我自小是个粗心的孩子,我是老二,一直得不到太多注意。”

    “想想蛛丝马迹。”

    张天和抬起头想很久,不得要领。

    子佳叹口气,难怪他不讨父母欢心。

    那天晚上,子佳在看一份财经月刊,忽然有张凤山三字映入眼帘。

    她立刻全神贯注阅将起来,那是一篇小型访问,像所有成功人物一样,张凤山一味自谦幸运,然后忠告读者,要擅于把握机会。他以一件往事为例:“多年前我曾在摩-街古玩店看到一套戚本大字《红楼梦》,售价五百,返家与老妻商量一晚,终于舍不得买,后来,再去找,无论如何再也找不到了,徒呼荷荷。”

    子佳哎呀一声,真没想到张老如此风雅。

    她立刻拨电话去找文化界朋友。

    “《红楼梦》?大字小字几十种版本,怎么找?要有年代才行,譬如说乾隆甲戊本。乾隆庚辰本等等。”

    “大字本分几种?”子佳是门外汉。

    “比较常见的有戚寥生序本石头记。”

    “就是它好了。”子佳说得十分慷慨。

    “什么意思?”

    “替我买一套。”

    “曾小姐,你以为是买大英百科全书,要订就订,三天后送到。”

    “那该怎么办?”

    “你试到北京琉璃厂去找找,有缘分的话,一年半载,许就得偿所愿。”朋友笑道。

    “咄,我不信,你故意刁难罢了,什么好的不拿到我们这里卖。”

    “听你这口气,可是小姐,有求才有供,有多少人会买一套这样的书?这样吧,我替你到处找找,看谁肯割爱。”

    “我十天内要。”

    “你什么?十个月内找得到算你狗运亨通了。”

    “多谢指教,多谢指教。”

    “对,子佳,你这个鬼灵jīng,你平日甚少看中文书,你找本线装书来gān什么,从实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