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扉的信_作者:亦舒(57)

2017-03-15 亦舒


    那间保险公司在城西,新生前去找人。

    他托词一位阿姨告诉过他在此任职,阿姨是华人,中年,他此刻yù会晤她。

    接待处人员很乐意帮助他,半晌,有一位年轻华裔小姐走出来,笑问:“我可以为你做什么?本公司的中国人我都认得。”

    于新生根本没见过心扉,只得照想象形容一遍。

    那位陈小姐问:“你肯定她是中年人?”

    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能够独当一面主持一个信箱,且又那么些年了,起码有三十余岁了吧,于新生点点头。

    陈小姐说:“我可以告诉你,本公司没有这个人,这里只得四个中国人,两位是先生,另外一位小姐,同我差不多年纪,大学刚毕业,姓欧阳。”

    新生并没有太大的意外,他早有心理准备,知道爱默生保险公司没有这个人。

    那陈小姐却以为他失望了,歉意地说:“我想你那位阿姨给了你错误资料。”

    于新生欠欠身,“谢谢你帮忙。”

    在归家途中,他同自己说:“于新生,为什么一定要找出心扉?为什么不能gān脆接受她是粱守丹的笔友?”

    他先到守丹家。

    公寓门虚掩着,于新生轻轻推门进去,守丹不在,大概是下楼买冰淇淋去了。

    新生看到写字台上摊着纸笔,一封信刚开头,第一行写着亲爱的心扉五个字。

    这又是给心扉的信。

    信封已经写妥,中央邮箱一○○号。

    这些信最终由谁接收?

    会不会都堆在邮政局“无法投递”的箱子里?

    正在踌躇,守丹回来了,一边拿着冰淇淋舔食。

    看见新生,她很愉快地说:“你来了,飞机票订好没有,我们几时回去度假?”

    新生心不在焉地答:“下星期。”

    “你在看什么?”守丹走近他。

    新生反问:“你又在写信了?”

    守丹点点头。

    新生说:“事无巨细,你都向心扉报告,由此可知,你的一切,她都知道。”

    “说得不错。”

    “她每封信都回你?”

    “不一定,有时回,有时不回,她是个大忙人。”

    “这些年来,回信也不少吧?”

    守丹放下冰淇淋,走进卧室,半响出来,手上拿着厚厚一叠信,她朝新生扬一扬,“这些只是一小部分。”

    “她一定给你很多忠告。”新生不动声色。

    守丹笑,“有时很中听,有时非常逆耳,不过都是肺腑之言,难能可贵。”

    新生耳边有一个小小声音:于新生,别追究了,别再追究了。隔半晌,他说:“这个时候回去,得忍受大热天气,你怕不怕?”

    守丹答:“我早习惯了所有天气以及人qíng的冷暖。”

    新生仍然听见那个小小声音:别再研究这些无关重要的事了,但是另一个比较雄壮的声音却对他说:于新生,难道你不想了解她多一点?

    他不知道这两个声音从何而来,只知它们斗争得极之厉害,不分胜负。

    当下他对守丹说:“星期六的飞机好不好,方便父母接我们。”

    守丹蓦然发觉她那边已经一个人也没有了,母亲、侯书苓、罗伦斯洛,已经统统离她而去,此刻她只得于新生一个熟人。她猛然抬起头,发觉自己比母亲更为孤苦。

    这就是侯书苓的前妻不住回去找他的原因吧。

    回到老家第一件事,守丹便是想躺在自己公寓那张大chuáng上好好睡一觉。

    于太太说:“可是房间已经收拾好,住我们那里,见亲友比较方便。”

    幸亏新生笑着解围,“现在还没举行婚礼,让她回自己家去争取最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