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令招呼我进门,替我脱了大衣,叫我坐。
她身上仍然是那件衣裳,我低头坐在椅子上。
她们家的家具是旧的,太大了,不合小的新房子。摆在天花板矮矮的小客厅里,有种说不出的滑稽。地上的阶砖要洗了,脏得很。以前林家的柚木地板亮得可以照人,老大的天津地毯,名家字画,现在,现在都不见了。
小令轻声问道:“你怎么来了?来了也不出声。”
“我来看你。”我说。
“谢谢。你手上的东西是什么?”她问我。
“栗子,买与你吃的,我记得你爱吃这个。”我递上去。
“可不是,那时候爸爸就专门带栗子回来。”她笑。
然而她脸上那笑是苦涩的,有种说不出的黯然。
我不响,没想到一包栗子害她伤心了,早知不买也罢。
我喝着她倒给我的茶,问:“电话坏了吗?打不通。”
“不,剪了线了,在驳呢,”她说,“没付电话费。”
“啊。”
没钱事事难,这又是我以前想得到的?我叹口气。
“你怎么了,仿佛不开心似的,功课难?”她问。
“不不,我觉得你妈妈好像不欢迎我似的。”
“没有,她心境不好,多少人说她卖女儿。”小令笑。
我看她一眼,她好像在说别人的事,很自然。
“我是自愿的,”她自嘲的说,“自甘堕落嘛。”
“小令——”
“有什么关系?在一般人眼中,也不是这样了?”
“别这么说……”我的声音低了下去,“别这么说。”
“我会做得很好,舞女也有几种几样,我会成功。”
“小令,你说得好像……你就这样过一辈子了。”
“你为我可惜?不必,路,各式各样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走就永远没有路了。你明白?所以不必担心,只要你仍旧视我为朋友,我就够满足了。今天看到你,我不晓得多开心。”她坐在我身旁。
她长大了,成熟了,认了命。环境像一个大烤箱,把青色的苹果硬硬的烤成红色,人工的红,残忍的红。
我很冲动地问:“小令,你能等我吗?等我几年,我大学出来,是很快的,找到了工作,我们可以……结婚。”
她呆住了,呆了很久。看着我,眼中泪花乱转。
林太太缓缓的走过来,她显然是听到了我的活。
她的脸色和暖了,她坐下来,坐在小令旁边。
我看看她们母女两个。年轻的母亲,年轻的女儿。
她们两个人长得很像:一般的五官,说不出的清秀与美丽,也有一种削薄的神态,完全注定是薄命的,无法与命运抗争的。就这么看上去,她们究竟是姊妹呢,还是母女?林太太仍然维持着好看的身材、脸容,只是憔悴,只是衣服不整齐。
毫无疑问当年是个美女。看小令的印子就可以知道。
她看了半晌,说:“很感激你不嫌弃我们。”
我说:“伯母,我有什么资格嫌弃任何人?我自己是什么?”
“你是大学生。”
“林伯伯也是大学生。”
“他胡涂,娶了我这个扫帚星,弄得六亲不认。”
“那是以前,思想旧,有这种阶级……奇怪的观念。”
“不见得,难道现在就没有这种偏见,歧视了?”林太太说。
“我是没有的,伯母。”我说。
“别傻了,孩子,难道你也要跟林伯伯的例子学?”
“我不学谁。伯母,我自己喜欢小令。”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