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_作者:亦舒(2)

2017-03-15 亦舒
第一章

    八岁时——

    江宁波与邵正印一直在一起玩的原因很简单,她们同一个外公外婆,是姨表姐妹。

    她们的母亲是两姐妹,一个嫁姓江,一十嫁姓邵,故宁波与正印,相貌长得极其相似。

    可是身世差得老远,简直堪称是两个世界里的人。

    坏境造人,xing格亦南辕北辙,绝不相同。

    宁波家贫,父亲是中大报馆的一名副编辑,个xing梗直,资质平凡,不擅chuī拍,十年也不升一次职,三年才加一次薪水,全家一直过紧日子。

    宁波母亲教官立小学,科科有份,一脚踢,体育课还需换上短裤球鞋与小学生一起蹦蹦跳跳,感觉尴尬。

    宁波自幼懂得生活不是什么乐事,比较独立,懂得照顾自己,在学校是模范生。

    正印却是另外一种人,虽与宁波同年,能力像是低了一大截,皆因家世不一样。

    邵某自从生下这个女儿之后,忽然间生意得法,一日比一日发财,他的小型制衣厂偶然被一名美籍犹太人看中,发下订单,赶制名牌,不虞销路,邵家房子越搬越大,终于趁一个地产低cháo,眼光独到的邵太太咬一咬牙,买下渣甸山一幢独立小洋房,事隔五年,房价已涨了十倍。

    邵某本人亦为此好运摸不着头脑,困惑的对妻子说:“这都是小正印带来的吧,一个人吃什么穿什么敢qíng都是注定的。”

    邵太太肯定地说:“我们要与亲友分享此好运。”

    她只得一个姐妹,便是宁波的母亲。

    趁一次宁波的母亲进医院做小手术,藉伺怕宁波乏人照顾,便把她接了来家住。

    那年宁波与正印均八步。

    邵太太这才发现人家女儿八岁与邵家女儿八岁居然有那么大的距离。

    宁波会自己穿衣服收拾书包准备上学,宁波甚至知道学校在什么地方,会得搭公路车,宁波下了课立刻做功猓,一开饭随传随到,自愿洗头洗澡,给什么衣服穿什么,还有,会说榭榭,说请,说不用费心。

    邵太太大开眼界,方知道儿童也可以这样文明。

    正印每早敕chuáng,三催四请,拖拉着起来,大哭大闹,上了车还打呵欠,到了学校不愿下车,从不肯好好做功课,气走补习老师,自小是电视迷,口失禅是不、走开、不行……

    挑菜吃,特别爱吃鱼,可是怕骨头,由一个家务助理专替她挑鱼骨头,洗澡水凉了不肯去洗,那把天然卷发得出去店里理,衣履全是名牌子。

    其劣行罄竹难书,总而言之,邵太太叹道:“见了宁波,才知道正印是怪物。”

    邵先生说:“这话别让正印听见。”

    “我已决心栽培宁波。”

    正印惟一可爱之处,是她像她母亲般爱护宁波。

    这是很难得的美德。

    她没有看不起她,她从不踩她,她与她友爱。

    故此宁波愿意住在正印家一段好长日子。

    二人遂成力莫逆。

    呵列位看官,这不是一个有失两个身世截然不同的女孩日后如何挣扎成才的故事。

    是否能够出人头地并不重要,做人最要紧的是快活。

    这个故事,有关宁波与正印两名女生如何追求男孩子,并且怎么样在其中找到不可思议的乐趣。

    甚至得与失都不是问题。

    过程够刺激愉快已经足够。

    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故事,这是一个喜剧,不是悲剧。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故事里去。

    每逢假期,宁波总到阿姨家去住上一段长时间。

    一天,宁波在房里温习功课,书桌背门向窗,她觉得有人在看她,便转过头去。

    原来是阿姨在门边张望,宁波连忙站起来微笑,“阿姨,我以为你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