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魇_作者:张爱玲(75)

2017-02-27 张爱玲 红楼


    第五十二回平儿告诉麝月这段话,庚本批注:"妙极。红玉既有归结,坠儿岂可不表哉?可知jian贼二字是相连的,故qíng字原非正道。坠儿原不qíng,也不过一愚人耳。可以传jian,即可以为盗。二次小窃皆出于宝玉房中,亦大有深意在焉。""二次小窃",另一次是良儿偷玉。当然这仍旧是脂砚,时间也仍旧是一七五九年冬。脂砚发现一七六○本用第二十六回新添的角色坠儿代替此回的篆儿,偷东西被逐,觉得大快人心。

    明义"题红楼梦"诗中咏小红的一首,写丫头们都出去逛去了,只剩红玉在家独坐,宝玉回来了,替她梳头──或是像今本第二十回替麝月篦头一样,不过篦头不能入诗。此外早本已有宝玉初见红玉一节,百回"红楼梦"一定有。这一段保存了下来,只需添写红玉告诉宝玉贾芸来见的两句对白。代梳头那次显然已经不是初见了。这一节一七六○本删去,改为第二十回麝月篦头一节。

    红玉与四儿一样,都是偶有机缘入侍而招忌,不过红玉年纪大些,四儿初出场的时候是两个小丫头里较大的一个。在百回"红楼梦"里,红玉是否也被凤姐垂青,还是这也是一七六○本的新发展?

    红玉调往凤姐房中后,只露面过两次: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大点名,她列在凤姐的丫头内。此回的花名册上有不少的早本遗迹,但是当然可能后添一个小红的名字。此外还有第六十七回莺儿送土仪给巧姐,见凤姐有怒色,问小红,小红说凤姐从贾母处回来就满面怒容。但是戚本第六十七回没有小红,此处是丰儿自动告诉莺儿的。戚本此回异文奇多。如果是可靠的早本,那就是从前没有红玉去伏侍凤姐的事,一七六○本添写红玉外调后才把丰儿改小红,免得冷落了红玉。

    戚本此回的异文文笔也差,例如宝钗劝黛玉不舒服也要撑着出来走走,散散心:

    "……妹妹别怪我说,越怕越有鬼。"宝玉听说,忙问道:"宝姐姐,鬼在那里呢?我怎么看不见一个鬼。"惹的众人哄声大笑。宝钗说道:"呆小爷,这是比喻的话,那里真有鬼呢?认真的果有鬼,你又该唬哭了。"

    虽然宝玉是装傻,博取黛玉一笑,稍解愁绪,病在硬滑稽。又如袭人问知宝钗送黛玉的土产特多,赞宝钗体贴,"宝玉笑说:你就是会评事的一个公道老儿。"袭人随即说要乘贾琏不在家,去探望病后的凤姐。

    晴雯说:"这却是该的,难得这个巧空儿。"宝玉说:"我方才说,为他议论宝姑娘,夸他是个公道人,这一件事,行的又是一个周到人了。"

    "道"、"到"谐音,但是毫不风趣。

    不过戚本此回看似可疑,还是可靠。异文中有平儿替袭人倒茶,"袭人说:你叫小人们端罢,劳动姑娘,我倒不安。""小人"是吴语,作小孩解,此处指小丫头。庚本第五十六回也有"小人":

    麝月道:"怪道老太太常嘱咐说小人屋里不可多有镜子,小人魂不全,有镜子照多了,睡觉惊恐作胡梦。……"

    全书仅有的一次称都城为"长安",就在第五十六回,还是照过时的"凡例"规定的,书中的国都在士大夫口中是"长安",没知识的人称为"中京"。

    一七五四本以来已经改去。这漏网之鱼在宝玉梦甄宝玉一节,梦醒后麝月的对白内有"小人"这名词。同一个梦中又有个""字──一七五四本"逛"字写作""。

    此回下半回甄家派了四个女仆来,发现宝玉活像甄宝玉。宝玉回房午睡,就做了这梦,在回尾。回末没有"下回分解"之类的套语──一七五四本的又一标志。因此梦甄宝玉一段兼有两个早本的标志与两个一七五四本的标志。

    庚本第五十六回共二十四页,回目是"敏探chūn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关于甄家的部份共八页,占三分之一,回目中没提到。当然这本身毫无意义,这副回目拟得极工整贴切。

    一七五四本将元妃之死改为老太妃薨,第五十四至五十五合回分成两回,在第五十五回回首加上一段老太妃病,作第五十八回死亡的伏笔;显然继续改下去,从早本别处移来甄家这一段,赘在第五十六回下半,在移植中改写了一下,所以有个""字,回末也没有"下回分解"之类的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