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女_作者:张爱玲(40)

2017-02-27 张爱玲


    要找人,多的是。有人认识开戏馆的,那都是流氓,要不然在租界上也开不了戏园子。这些唱戏的人家,不是流氓也拿不住他们。"

    听她闲闲地说来,轻言慢语的,头头是道,他像孩子们听神话似的,相信,而又不甚信,他们家还有多大势力他完全没有数。至于钱,当然他知道总比她一向口气里要多些。难道她瞒着他是因为他还小,现在他大了才告诉他?难道她省下钱来都是预备花在这一项大冒险上,给他买爱qíng与名望,作为一个名伶的护花主人?一样做小,当然qíng愿嫁个少爷,年纪轻,又是名门之后,又不像老五他们在外边玩惯了的。如果讲明以后不再有别人……可惜先要娶亲,娶了亲又还要再等一个时期。但是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反正无论什么事都要老等着,没办法,也等惯了。就是这一点麻烦:刚红起来,老子娘不肯放她们走的,总要等赚足几年再说。好在还年轻。她们这些人嫁人也难,"

    她喃喃地娓娓说下去,织着她的鸦片梦。在他的年纪,他需要一个梦想,才能够约束自己。让他以为他要是听话,她真肯拿出钱来替他娶粉艳霞。等他吃上了烟,他会踏实些,比较知道轻重。

    吃烟她倒又不怕冯家听见。怕什么?我们吃得起,

    现在年轻人不大有吃烟的,现在是兴玩舞女、闹离婚。他要是吃了烟肯安静蹲在家里,冯家也不会反对。大爷三爷他们吃烟照样出去,不过他们的qíng形不同。第一他们手里有钱。

    没有钱吃上了烟,就顾到这口烟。他要到堂子里过瘾哪儿行?

    靠三爷接济他那两个钱能到哪里?还是家里这张铺。总有一天他也跟她一样,就惦记着家里过日子与榻上这支灯,要它永远点着。她不怕了。他跑不了,风筝的线抓在她手里。

第十四章

    定了亲,时而有消息传来,说冯家小姐丑。不会吧?几年前的事。虽然说女大十八变,相片上是大人了,有现在这年纪了。你四表姑说相片像。"相片也够丑的,有人不上照,无为州大概也没有好照像馆。我本来说再托人去看看,就难在顺便——谁到无为州去?要是太明了,他们家又还不肯给人相看。不是看在老亲份上,连这相片都不肯落在人家手里。"

    他不好意思老是嘀咕这件事,不过看得出来他老惦记着,不放心。我们家从来没有过退婚的事,是过天再托人打听打听。"

    做媒的时候,男家的条件本来是要早娶,半年后就娶过来了。近年来都是文明结婚,忌讳新娘子穿白的就穿粉红。银娣在这些事上也从俗,不想太特别,不过文明结婚要请主婚人证婚人,要拣有名声地位的才有面子,她自从替儿子提亲这样难,把这些亲戚故旧都看透了,也不犯着再为这件事去求人,索xing老式结婚,连租礼堂这笔费用都省了。老法结婚

    她都推在女家身上。"他们要嘿!他们还是老规矩。"

    她其实折衷办理,并没有搬出全套老古董玩艺给他们取乐,因为大家看着确是招笑,就连那些怀旧的女太太们,喃喃地说着"嗳,从前都是这样,"也带着一种奇异的微笑。是像从前,不过变得乡气滑稽了,嘲弄她们最重要的回忆。

    现在大家都不赞成老式新房一色大红,像红海一样,太耀眼,刺目,所以她布置的新房极平常,四柱chuáng,珠罗纱帐子,只有chuáng上一叠粉红浅绿簇新的绸面棉被有几分喜气,衬着凝冷的冬天的空气与灰黯的一切,使人微微打个寒颤。楼下也只有门头上挂着彩绸,大红大绿十字jiāo叉着,坠着个绣球花式的绉折球。新郎披红,也是同样的红绸带子,斜挂在肩膀上,此外就是戴顶瓜皮帽,与众不同些,跟客人都站在幽暗的大房间中央,人多了没处坐,应酬话早说完了,只好相视微笑。还不来!……要等吉时,时辰早到了。花轿去了几个钟头了?今天好日子,花轿租不到呢。现在少,就这两家。在城里。……城里到一品香,还好,没多少路。"

    女家送亲到上海来,住在一品香。还不来!谁晓得他们?的微笑。

    终于有人低声叫着"来了来了"。孩子们都往外跑。大门口放了一通鞭pào。银娣在楼上陪客,也下来了。没叫小堂名,呜哩呜哩chuī着,倒像租界上的苏格兰兵cao兵。军乐队也嫌俗气,不比出殡。索xing没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