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_作者:张爱玲(151)

2017-02-27 张爱玲


    上世纪末叶久已是这样了。微妙的平淡无奇的《海上花》自然使人嘴里谈出鸟来。它第二次出现,正当五四运动进入高cháo。认真爱好文艺的人拿它跟西方名著一比,南辕北辙,《海上花》把传统发展到极端,比任何古典小说都更不像西方长篇小说——更散漫,更简略,只有个姓名的人物更多。

    而通俗小说读者看惯了《九尾guī》与后来无数的连载jì院小说,觉得《海上花》挂羊头卖狗ròu,也有受骗的感觉。因此高不成低不就。当然,许多人第一先看不懂吴语对白。

    当时的新文艺,小说另起炉灶,已经是它历史上的第二次中断了。第一次是发展到《红楼梦》是个高峰,而高峰成了断崖。

    但是一百年后倒居然又出了个《海上花》。《海上花》两次悄悄的自生自灭之后,有点什么东西死了。

    虽然不能全怪吴语对白,我还是把它译成国语。这是第三次出版。就怕此书的故事还没完,还缺一回,回目是:

    张爱玲五详《红楼梦》

    看官们三弃《海上花》

    (一九八三年十月)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

    ——英译本序

    《海上花》第一回开始,有一段自序,下接楔子。这"回内序"描写此书揭发商埠上海的jì女的狡诈,而毫不秽亵。在楔子中,作者花也怜侬梦见自己在海上行走,海面上铺满了花朵——很简单的譬喻,海上是"上海"二字颠倒,花是通用的jì女的代名词。在他的梦里,耐寒的梅花,傲霜的jú花,耐寂寞的空谷兰,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反倒不如较低贱的品种随波逐流,禁不起风làng颠簸,害虫咬啮,不久就沉沦淹没了,使他伤感得自己也失足落水,而是从高处跌下来,跌到上海租界华界jiāo界的陆家石桥上。他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在桥上——而不是睡在chuáng上,可见他还在做梦——下桥撞倒一个急急忙忙冲上来的青年,转入正文。

    楔子分明是同qíng有些jì女,与自序的黑幕小说观点显然有出入。那一段前言当是传统中国小说例有的劝善惩yín的声明,如果题材涉及qíngyù。这开场白的体裁亦步亦趋仿效《红楼梦》的自序加楔子,而没有它的韵致与新意。《海上花》这一节与其他部分风格迥异,会使外国读者感到厌烦,还没开始就看不下去了;唯一的功用是引导汉学研究者误入歧途,去寻找暗含的神话或哲学。这部不大有人知道的杰作一八九四年出版一九二○年中叶又被胡适与其他的五四运动健将发掘出来,而又第二次绝版。我不免关心它在海外是否受欢迎,终于斗胆删去开首几页。

    跋也为了同样的原因略去了。作者最不擅长描写风景。写景总是沿用套语,而在此处长篇累牍形容登山乐趣,不必攀登巅顶,一览无余,藉以解释为什么他许多次要的qíng节都没有结局,虽然不难推断。

    跋内算是有个访客询问沈小红huáng翠凤的下场。他说她们的故事已经完了。

    之始终不离不合,以至吴雪香之招夫教子,蒋月琴之创业成家,诸金花之yín贱下流,文君玉之寒酸苦命,小赞小青之挟赀远遁,潘三匡二之衣锦荣归;huáng金凤之孀居,不若huáng珠凤俨然命妇;周双玉之贵媵,不若周双宝儿女成行;金巧珍背夫卷逃,而金爱珍则恋恋不去;陆秀宝夫死改嫁,而陆秀林则从一而终:屈指悉数,不胜其劳。

    请俟初绩告成,发印呈教。

    许下另作一部续书,所透露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能帮助我们了解此书之处。第四十七回庆祝吴雪香有孕,葛仲英显然承认她怀着他的孩子。但结果她在续书中另嫁别人,想必是社会地位较低的贫困的男子,否则不会入赘。但即使葛仲英厌倦了她,以他的富贵,也绝不肯让自己的子女流落在外。若是替孩子安排另一个正当的家庭,而仍旧由生母抚养,遣嫁失宠的qíng妇是西方的习俗,中国没有的。如果他突然得病早殁——似乎是这qíng形——他的亲属也一定会跟她谈判,领养这婴儿。她不肯放弃她的儿子,而且为了他招赘从良,好让他出身清白,可见她的为人。

    与齐大人的仆人小赞私会被撞破的神秘人物,显然是齐府如夫人的胞妹苏冠香的大姐小青,既然小赞小青在续书中私奔。擅演歌剧的女奴琪官正与冠香争宠,她看清楚了是小青,而不肯告诉主人,只说不是我们的人,表示不败坏门风,不必追究。代为隐瞒,顾到qíng敌的颜面,似乎太是个圣女。但当然是因为势力不敌,不敢结怨。心计之深,直到跋内才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