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一天终于来了。
江冰梅搬进何府已经半年了,她进来时是夏季,转瞬就到了冬天了。何府的花园中,种满了梅花,这天早上,何梦白就注意到有一枝白梅先开了。早朝之后,他回到府中,换了便服,走到花园,那白梅的一股细细清香,直入鼻中,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闲云寺中的白梅,溪边的白梅,桥头的白梅,和那坠入怀中的一枝白梅!他心里怦然而动,禁不住伸手摘下那枝白梅来,拿着那梅花,他走进了江冰梅的房间。
江冰梅已被翠娥打扮得齐齐整整,坐在廊前晒太阳。她的面颊被阳光染红了,眼睛在阳光下闪着光采,那细腻的肌肤,那姣柔的面貌,她已和半年前判若两人了。她穿着件白缎的小袄,系着水红色的裙子,罩着水红色绣花背心,外面披着白孤皮斗篷,乍然一看,宛然又是那日站在桥头的江冰梅!何梦白心中又怦然一动,大踏步的走上前去,他把那枝白梅轻轻的放进了她的怀中,说:
“记得那枝白梅花吗?”
江冰梅猛的一震,她的目光迅速的被那枝白梅所吸引了,好半天,她就那样瞪视着那枝白梅,一动也不动。然后,她怯怯的,怯怯的,用手去轻触那白梅,再悄悄的抬起眼睛,悄悄的注视着何梦白。这种表qíng和举动使何梦白振奋了,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他迅速的说:
“记得我吗?记得闲云寺的白梅吗?记得那小溪和小木桥吗?”江冰梅瞅着他,眼底露出一股无助的、苦恼的、思索的神qíng来。“哦!”何梦白突然想起一件东西来,从怀中掏出了那个跟随了他已经若gān年的绣荷包,他把那荷包抛在她的膝上,说:“那么,可记得这荷包吗?”
江冰梅俯首看着那荷包,于是,像奇迹一般,她猛的发出一声轻呼,骤然间开了口:
“是那个荷包呀!”“是的,是那个荷包!”何梦白急急的说,拾起荷包,举在她的眼前:“你看看!就是你那个荷包,绣着一枝白梅花的荷包,许多年前,你用它来周济一个穷秀才的荷包!记得吗?想想看!想想看!”“哦!”江冰梅的眼珠转动着,如大梦方醒般瞪着何梦白,接着,她就从椅子中直跳起来,嚷着说:“那幅画!我那幅画呢?”“那幅画一直跟着你,正如同这荷包一直跟着我呀!”何梦白说,由于欢喜,眼里竟充满了泪。扶着江冰梅的手腕,他把她带进屋中,在屋里的墙壁上,那幅“寒梅雪艳图”中的女子,正默默的瞅着他们呢!
故事写到这儿应该结束了,剩下来的,都是一些必定的事qíng,一些你我都知道的事qíng。团聚,婚姻,男女主角共度了一大段美好的人生!是的,这就是人类的故事,一些偶然,一些奇遇,一些难以置信的缘份,构成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结果。正像净修法师所说:
“人生际遇,皆有天定,有时,说是有缘却无缘,又有时,说是无缘却有缘!生命都是这样的。”
生命都是这样的,你信吗?
一九七一年五月三日夜
于台北禁门
前言
在说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必须回溯到那个久远以前的年代,去尽力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忠孝节义的思想,以及那时候人们所畏惧的事物和传说。
那时候的人们怕鬼,怕狐,怕神,他们相信一切神鬼狐的存在。那时候的人们怕火,因为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木造,一旦失火,就不可收拾,家破人亡,常因一炬。因此,上一篇的“画梅记”中,我曾提到火,这儿,我要说另外一个有关于火的故事。那时候的人们崇尚节义,他们提倡“忠臣不效二主,烈女不事二夫”的思想。关于忠臣及烈女的故事,不知有多多少少,至今仍脍灸人口。于是,鬼、火,及一个烈女的一份纯真的恋qíng,就造成了我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这个神秘而离奇的故事。
如果你有闲暇而又不厌倦,请听吧,请听。
一
她的名字叫韩巧兰,但是,他一直叫她巧巧。
他的名字叫白元凯,但是,她也一直叫他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