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儿的六零年代_作者:鸩离(159)

2019-10-21 鸩离

    接着两方父母商量结婚的日子,回头过定礼,再挑个好日子去领结婚证,请亲近的亲朋好友吃上一顿饭,婚事才算圆满完成。
    不过徐燕两人是先上车后补票,男方的父母远在天边,根本没法赶过来,所以只能把结婚证领了。办酒的事儿就随随便便蒸了几个黑面馍馍,炒几个简单的菜,这样就算办了婚礼,看着有多寒酸就多寒酸。
    徐宝默默地叹了口气,心里想着,明年她和陈渊办婚事,一定要办的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
    虽说上头不不允许搞封建迷信奢侈做派,但结婚当天该穿的喜服要有吧,到时候亲朋前来祝贺,有荤有素的席面是必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时候流行的什么三大件聘礼,比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啥的,她都得让陈渊买。
    不然婚前不让男人重视,婚后就该自己后悔了……
    由于这是近几年下乡知青在本队头一次结婚的人,整个大队看热闹稀奇了好几天,许多单身以久的知青们就蠢蠢欲动,也想效仿许柏志,找个社员娶了或者嫁了。
    自从许柏志结婚后,他本就不愿意干的农活儿,几乎被徐燕以及他丈母娘一家承包了。
    人家还搬去了老徐家,和徐燕睡一间大敞屋儿,不用睡通铺,跟他们挤在知青点。
    每天不但不做农活儿,还能顿顿吃饱喝足。最重要的是,许柏志还有姑娘为他争风吃醋,争相恐后的帮他干农活儿,他媳妇儿丈母娘怕他花心说离婚的事儿,把他像大爷一样供起来,连他内裤臭袜子都得帮他洗……
    这让一众人单身的知青,尤其是新来的那两批,像是看到了某种希望,几乎倾巢出动,不分男女,整日在社员们晃动。
    第五大队很快弥漫着一股恋爱的酸臭气息,尽管他们没有明面上搞,可徐爱国又不是傻瓜,大队上那些未婚的男女和知青们满面含春的样子,他又不是看不见。
    作为第五大队的队长,尤其上头最近频繁让他们去开会,徐爱国已经嗅到某种不安的气息。
    原本他打算在秋收动员大会上,让全队社员们最近两年老实本分点,没想到这关头出了许柏志两人的事儿,带动着整个知青点的知青们都在瞎搞乱搞。
    徐爱国心里着急不已,就去找‘军师’周富强商讨此事。
    周富强一直都有和家里人联络,也知道最近大城市里的风气都变了,想了想就说:“知青们要谈对象,你想拦,肯定是拦不住的,毕竟你在明,他们在暗,他们要背着你搞对象,你也没办法。”
    “啊?那可咋整?”徐爱国急了,“不管管他们,到时候他们弄出大事儿来,连累整个大队上的人可咋整!”
    “莫急!”周富强下乡这几年,第五大队的人都对他不错,他也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乡,也不希望大队上出事儿,就说:“不如就趁秋收动员大会那天向大家说明城里最近的事儿,给他们一个警钟。如果要谈对象,就必须结婚,领导说过,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谈对象都是耍流氓!这种不正风气必须明文禁止!如果偷偷摸摸的搞,又不想结婚,这种人必须抓去公社斗一番,再记录在案。同时鼓励全队人员督促队上的小年轻,只要发现在谈对象,又不打算结婚的,可以举报给大队村委村干部,然后奖励工分粮食啥的,就不怕他们乱搞了!”
    “还是你想的周到!”徐爱国向他竖起大拇指。近两年上头派下来的知青太多,个个都是娇气的主儿,心比天高,瞧不起乡下,不愿意干活儿,总想着回城。
    可回城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吗?当然不容易!瞧瞧在乡下呆了三年多都还没回城的周富强、冯媛媛等等第一批的知青就知道了。
    这些新来的知青心里其实明白着呢,可就是不愿意接受事实,总想钻牛角尖,总活在自己能回城的美梦幻想中。
    这不,出了徐燕许柏志两人的事儿,他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都想着找个队上的社员,以谈对象的借口,哄着,骗着,拖着,让社员们心甘情愿地给他们干活儿,替他们吃苦卖命,最好还能像徐燕养许柏志一样,拿自己的口粮倒贴养着自己,却绝口不提结婚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