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_作者:闫灵(144)

2019-10-22 闫灵

    小七微微颔首致意。
    庞嬷嬷也是秦川人,见了小七自然亲热,挽着她的手,一阵嘘寒问暖,到杨妃寝殿前时,对小七道,“夫人且到偏殿先用些点心,娘娘正在进早膳。”
    小七点头,先随宫女进了偏殿,站了足足两个时辰,终于能得空能坐下来了。
    看着桌上满桌点心,样样都十分精致,可惜小七一口也不敢吃,今日还有一天要熬,哪敢乱吃。但不吃也不好看,就拿起勺子舀了半小勺米粥入口,这就算吃过了。
    在偏殿等了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正殿那边传话,说娘娘用过早膳,传她觐见。
    小七起身整理了一下仪容,随宫女来到正殿。
    正殿的门槛足有一尺高,在两名宫女的帮助下,小七这才能端庄的进去。
    进门便是一面紫檀木刺绣屏风,屏风上栩栩如生的绣着鱼戏莲叶的彩绣,透过彩绣依稀可见屋里头有人影晃动。
    转过屏风,但见屋里通阔雅致,正位上坐着一位看上去只有四十出头的中年妇人,身上穿着四合如意锦的宫装,头上戴着六翅的点翠凤冠,妆容雅致,眉目不笑却自带喜色,眼底还余着几丝少年妇人的清魅,不用介绍就知道这位便是杨妃了,这个年纪还有如此容姿,难怪能得圣宠这么多年。
    “这位便是李都护的新妇了吧?”问话的不是杨妃,而是她下首的一个年轻女子,二十四五岁的样子,头上也戴着点翠凤冠,与杨妃眉目有七八分相似,奇怪的是姿色却相差千里,看年纪,想必这就是杨妃的大女儿出云公主了吧?
    按照宫规,小七先向杨妃行了大礼,又向一旁的出云公主行了礼。
    以下便是没营养的官方吹捧了,不过是容貌,家世,彼此的儿女,反正能拿出来夸的,一样也不会放过,彼此都是陌生人,不说这些虚伪的又能说什么?。
    小七谨遵九字要诀:不多说,不多做,守规矩。
    在杨妃处坐了半个时辰,杨妃赏了她一匣子的饰品,羊毛出在羊身上,小七心里也没太大的波澜,按规矩谢了礼后,杨妃差庞嬷嬷领她到各宫叩头。
    什么魏贵妃,莫娘娘,花婕妤的,反正都是福身、叩头,官方吹捧那一套。这么一上午下来,小七累得整个人都快飘起来了,赏赐也是一盒一盒的往宫门外送。
    这会儿她终于是理解了他的话,什么叫怎么送出去的,怎么收回来,感情全是她磕头磕回来的。
    好不容易到了正午时分,庞嬷嬷领她进了一间空置的宫苑,派了五六个宫女来伺候她宽衣解冠,进了点午膳,好容易松快了半个时辰。
    体会到了宫里有人好办事,听说那些没人照顾的官眷只能聚在前头一个大殿里,那么多人在一块,自然不能像小七这样宽衣解冠,只能顶着厚重的礼服和礼冠在那儿捱着。
    休息了半个时辰后,宫女过来帮她穿上礼服,重新戴好那两斤重的赤金点翠挂珠凤钗。又僵着脖子完成了下午的一应程序,说是程序,其实就是站着排队,听娘娘们官方吹捧,还有你一言我一语的酸言醋语——不过就是后宫争宠的戏码,这种神仙打架的事,下边的官眷都很木然,听到也当没听到。
    下午到是看见了几个熟面孔,先是万夫人,跟小七排在一队,不过她在队尾,两人只能相视一笑。接着是何夫人,排在旁边一队,与小七前后距离不远,趁宫人来往时,二人小声聊了两句。
    最后就是少君,少君站在莫家一位宗妇身边,脸色明显不好,毕竟还没出小月子,厚重的妆容都掩不住苍白的脸色,好在莫家在宫里也有人,能照顾的上。
    此外还有庄王府的刘妃,以及太尉府的高夫人,但她们都属于第一梯队,小七自然不可能这种时候往前凑。
    捱啊捱,终于捱到了日头西落,华灯初上,大宴开始。
    小七惊喜地发现男女居然可以同饮!
    大宴设在御花园的观景台上,观景台虽大,却容不下满朝这么多官员和家属,所以台上只设了几十对小桌,每对分大小两张,大的放在前边,那是男桌,小的放在后头,供女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