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_作者:闫灵(192)

2019-10-22 闫灵

    “恒哥儿这么小,老师愿意收么?”连话都说不清楚,怎么教?
    “大哥、三哥那几个正是启蒙的年纪,我问了三哥,说是还没寻到老师,请来后先教着他们,后头——”示意下小七的肚子,“都接着续呢,还怕没学生?”拧一把儿子的小鼻子,“儿子,你可得好好学,将来也让咱们家出个状元、探花的,别都是一帮子舞刀弄枪的。”
    “弟弟学。”恒哥儿指着小七的肚子道。
    “还没见老师呢,就把事情推到别人头上。”小七点一下儿子的小脑门,让芳碧抱他回自己的屋里。
    李楚拾起筷子继续吃饭,“有件事忘了跟你说,你哥回榆州的事办下来了。”是他盯着内府那边转的案宗,否则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小七听了十分欣喜,元壬在羊城一直待得不咸不淡的,比不得吴家印他们有晋升潜力,想早点回榆州开家扩业,她也是之前在他跟前说过一次,想不到真就给办下来了,“真的?”
    “我亲眼看着卷宗进的榆州府,这还能有假?不过最近吏部和兵部的官员调动太频繁,职位上可能会有些吃亏,榆州那边如今适合他的位子只有一个录事和一个司功,录事虽然高半阶,但晋升机会少。司功管得事情杂些,可好好做个几年,总能上去。等他回京述职时,你问问他自己的意思。”就这么一个亲舅子,为人也算兢兢业业,能帮的他肯定要尽力。
    说谢谢有点矫情,干脆一笑带过,“好,等他来京时,我去问他。”说到羊城突然想起文秀之前写给她的信,“听文秀说万大人要回来了,你可知道?”
    李楚的心腹多半都在羊城,那边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得了个策卫府掌官,原该是三公辅臣代领的职位,如今给了他,圣主也算对他不错了,将来新主继位时,再进他一阶,养老是没问题了。”精贵归精贵,兵权是没了,相当于提前养老。
    小七对这些官衔并不敏感,也不想深究,“听文秀的意思,有点怪万大人,说是万大人临走前,硬是把女婿派去了前锋营,她整日担心会出事。”
    “妇人之见。”万幕钧那是深知自己失去兵权后没法子再帮女婿,退而求其次,才把他调到离战功最近的地方。武将最大的追求是什么?自然是离战功越近越有晋升机会,换他也会这么做,军人不打仗,难不成缩在后方读书、种田?
    “……”拧他一把,“你敢在大伯母面前说这话么?”黑氏出身将门,性子刚强,最不喜欢别人在她跟前取笑女子没见识。
    被她拧了,他也不生气,反手握住她的手腕,放在指间搓啊搓啊,心里想着等她肚子里这个出生后,刘太医的药一定要按时吃,三胎还是晚点再说吧。
    自打那次竹阁相会之后,夫妻俩的关系似乎有了质的不同,相互之间说话也没了顾忌。床笫之间她常逼着他给她念诗,有酸腐味的那种,不是她喜欢那些诗句,是觉着他念起来特别有趣。他嫌矫情,一般是不愿意念的,只有得了好处才会没有灵魂的念两句,每每念完她都捂脸在那儿不停地笑,因为那些诗句跟他太违和,以致好笑。
    对李楚来说,夫妻最重要的责任原该是传宗接代,如今却发现未必如此,有时仅仅只是笑谈几句也能让他觉得满足,当真奇怪。    为了某些政治上的博弈,遵照李镇道的意思,千叶峰包括石院,以及另外一支李家近亲,要全部迁居京城,老宅只留部分子弟打理产业。
    说兴师动众也好,说劳命伤财也罢,总之他老人家拿定主意,下边人也没法子动摇,只能跟着动起来。
    石院这边家当少,且有一部分东西还在京城没来得及运回老宅,需要打理的地方本就比东府少,有谢济堂和林田生两个照管,基本也不用主家烦心,难点在东府,需要折腾的东西太多。三房李旭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李楚不得不跟着从中周旋。
    因小七产期在九月底,李楚八月中旬便急匆匆往秦川押运一批家当,九月中旬才回到京城,随之跟来的还有石院的人和东西。
    “梅娘子是跟着大房的船一块来的,一路上都是大房在照看,到是赵娘子老实陪着两位老姨奶奶坐在咱家船上。”芳绢是跟着这趟船回来的,一路上的大小事都看在眼里,特别两个姨娘,她盯的最仔细,“这一路上,大房那边各种找借口让将军过去她们船上,我就求着周城给我讲,据他说,也没什么事,不过是两个大姐儿生病晕船,每回都是梅娘子出来跟将军说话,还说什么为了叔嫂避嫌。嗟,就跟谁看不明白似的。去了两趟,将军也烦了,干脆把大夫的船提到她们船后,这样才安静了几日。”芳绢撇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