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_作者:闫灵(69)

2019-10-22 闫灵

    “老先生受累了。”李楚冲老人家恭敬一揖。
    “别别别,将军这是折煞我了,娘子年轻体健,以后多多当心,将来定是个多子多福的。”他刚才试过脉,屋里这位小娘子的身体还是很不错的,比先前那位强多了,没什么不足之症,当然这话不能说的太明白,点到为止,屋里怕只有李楚和吴家印能听懂他的意思–吴成君当年染上的时疫其实并不重,不过是她先天不足,耐不住而已,当然这话说出来对吴家不好,大家心照不宣了。
    李楚微微颔首,让青莲伺候老爷子到隔壁写方子,又让林妈妈赶紧去准备熬药。
    等药方写好,由林管事引着老人家往前院歇息去了–深更半夜的,又那么大年纪了,总不能再让人连夜回去吧?
    忙忙慥慥的,终于是伺候病人把药喝下了,不知是不是药里有什么安眠成分,喝下药没多久,小七便昏睡过去,头上的热度虽然未减,但脸色看上去好多了。众人这才安下心来,李楚邀两位舅哥到外间用茶。
    “家里年前事多,一时不察,让她受累了,我的过失。”李楚这句到是真心话,下午发现她病了之后,有一刻很茫然,特别发现她高烧不退之后,脑子里猛然就联想到了之前的吴成君,当时吴成君也是高烧不退,最终重症不治而死,她会不会也一样?这个念头在他眉骨处一跳,便再也坐不住了。
    “病好了就好。”吴家印也联想到了自己的妹子,可惜成君没这么好运。
    “若是不打扰,这几日我能不能留在府里?”元壬鼓足勇气问李楚,他是真怕,虽然太医刚才说没事,但他总是不太放心,就这么一个亲人,一年到头见不到面,如今病了,总不放心她一个人在这里。
    “这是自然。”李楚说话就起身去安排人给元壬收拾房间。
    家印也趁机告辞,并说好这两日领家人过来,当然名义上不能说探病,只说来拜年。
    ******
    正月初二,吴家人在李宅待了整整一天,几个堂嫂上上下下帮小七打理了一番,其实这会儿小七已经好的差不多,除了说话声音还有点沙哑,没有其他难受的地方。
    只是这里的人讲究养生之法,不容她出门走动,说是要等邪气彻底散出表肤才好出门,这下到好,不但出不了府门,连屋子都出不来,也算换了一种方式体会到了他的那种无聊。
    初四这日,天气好不容易晴朗了两天,再次回归风雪交加,而且还是暴风雪。
    他一早起身,趁风雪刚起时,去府衙转了一圈,交代下面人给几处较偏僻的驻扎地多送些粮食,怕风雪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安排好之后,又往南城门巡视一遍,那边年前失火,城门楼烧了半截,正在修补,雪太大,怕遮蔽不及时,又给压塌了。
    这些事办完之后,才回到府里,不想副都尉桑籍正在书房等他,两人聊了几句,他便先回后院更衣。
    “怎么弄成这样?”小七刚睡醒,正对镜梳妆呢,就见他一身脏兮兮的进门。
    “南城箭楼的大梁本来就烧的不中用,那些人嫌麻烦,连个支柱都没安,雪太大,差点塌下来。”他在那儿看着他们重新支完才回来。
    “营造的事你都开始管了?”真是闲的不轻。
    “看不惯。”那些人做事拖拖拉拉,要不是给地方上官员留点脸,他已经把那群泥瓦匠直接赶走,箭楼可是军事重地,居然也敢这么散漫。
    “那也该避着点雪,衣服都湿成了这样,家里有一个生病的还不成。”扒下他身上的棉袍,放到衣架上,从橱柜里又拿了件新的给他套上。
    说到生病不免想到她的身体,“你今天怎么样?”话毕手也罩到了她脑门上。
    “刘太医说我好的差不多了,我在想,是不是等雪停了,给人家送回去?”在这儿都好几天了,大过年的,人家也想跟家人团聚的。
    “就让他多待几天吧,这儿比他住的地方好,吃的用的都不缺,刘易楠(刘太医之子)还带信让我多照应呢。”正好让老爷子在这多住些日子,省得在外头衣食不齐。
    “刘太医真是一片赤子之心。”老爷子老家在羊城,但儿女都在京城,退休后只带了两个助手独自回来定居,一直住在顺王府的庄子里,一方面想慰籍思乡之情,一方面想在这儿多教几个徒弟,多看几个病人,“你还要出去?”见他穿好衣服,又取回衣架上的斗篷,疑惑他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