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我在乱世当霸霸_作者:眠琴柳岸(165)
荀书闭了闭眼, 再睁开眼时, 素来逼人的锐利视线里,竟透出几分疲惫。
“彼时朝局动荡,变革的政令虽然发下去,却受到了许多抵制, 根本没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使得中央地方各处都一团乱。因此,便有许多人说,姐夫他是祸乱朝纲的奸臣,若不处死不足以平民心。”
“国君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你父亲他为了不让国君为难,在天牢中自尽而死。你母亲便跟着他, 一同去了。”
如此忠臣,就这么冤死狱中,临死还在为国君考虑。
“我没能见到他们最后一面。”荀书长袖下的手悄然地握紧了,牙根咬紧,神情悲愤,“他们说,姐夫是畏罪自杀,就坐实了他意图谋害国君的罪名!尸骨被扔去城外乱葬岗,由野狗咬食,不许安葬,不许祭拜。”
姜羽对那对夫妇没有亲情,可心绪多少会受原主影响,此时竟也感觉到心中阵痛。不过即便没有亲情,一代贤臣,最终竟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着实令人感叹唏嘘。
“你外祖父在朝堂中颇有名望,据理力争,坚决不承认是你父亲向国君下毒,最后撞住而死……却已不能挽回什么。”
“国君不忍,最后准予我为他们夫妇立下衣冠冢,可设灵位,时时拜祭。”
荀书说到此处,心绪难平,胸膛起伏,面色因激愤而涨红,盯着姜羽道:“你可知我为何不喜太子?”
这些年姜羽都和太子走得很近,荀书却一直对这位储君不假辞色,在朝堂上说话也毫无顾忌,但凡太子有过,必然直言不讳,半点不留情面。
姜羽原以为只是因为荀书觉得太子平庸,当不起储君之位,姜羽动了动唇,低声问:“……难道太子也与当年的事情有关?”
荀书冷笑一声:“姐夫对此事早有预料,姐姐怕你被卷进来,早早地就把你送到了无终你外祖母那儿,你当然不知道。但太子那时已是十三岁,说小也不小了,姐姐亲口告诉我,太子知道下毒者是谁,他看到了。”
“但是,当我们朝堂上对峙时,太子却不敢说!”
姜羽微愕。
“有王后在,他怎么敢说?”荀书讽笑,“可他只要说一句话,把真正下毒之人说出来,姐姐姐夫便能免于一死!父亲也不必撞柱而亡!”
荀书掷地有声,一字一句铿锵有力。这是姜羽第一次听说十一年前的事情,由多年来“不喜”他的舅舅,带着血泪说出来,揭开这藏了十一年的伤疤。
荀书把目光转移到姜羽身上:“你以为你回来蓟城后,太子为何对你如此亲近?明明年纪已经不轻,不是孩子了,还与你兄弟相称,唤你哥哥,不就是因为愧疚么?”
姜羽怔住。
他和姬春申从小一起长大,他还以为是因为他突然没了父母,姬春申心疼他、担心他,才会对他格外关照些。
外祖父撞柱而死后,外祖母也一病不起,很快撒手人寰。原主接连失去了最亲的四位长辈,悲痛欲绝,日日高烧,病得糊里糊涂,病死了,才有姜羽穿过来接替了他的身子。姜羽刚穿过来时,受原主的心情影响很大,加上当时还在病中,整个人萎靡不振,郁郁寡欢。
且他当时语言不通,记忆混乱,才到这个世界,各种都不适应,所以整日发呆,许多人都说他傻了,荀书才把他接回蓟城养病。
也是这时,姜羽重新遇上了原主的至交好友姬春申。姬春申贵为太子,对他却没有半点架子,对于他的事,事无巨细,大小都要过问。不得不说,这确实给当时的姜羽带来了很多安慰。
也是由于这一段时光,姜羽才会一直支持太子,辅佐太子。
没想到面对姜羽父母的死亡时,姬春申因为胆怯懦弱,明知他们枉死还一语不发。姜羽一直知道姬春申性子软弱了些,但他觉得姬春申秉性善良,虽然缺乏魄力,但有他辅佐,问题不大。
可如果是一个明知良臣枉死,而不为之张目的主君,是否还值得姜羽辅佐,就有疑问了。姜羽可不希望自己辅佐的人,是一个善恶不分,忠奸不辨之人。
“所以舅舅不忿我父亲母亲、外祖父和外祖母枉死,想要接过他们手上未完成之大业,继续推动这场变革吗?”姜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