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_作者:洛娜215(1067)

2019-11-12 洛娜215

    而就在新制度推行的第一天,吕不韦一家人就齐齐自马车上下来,由吕老太爷带领,走去了给非秦国出生之人设立的登记处为一家人办理入秦国国籍的手续。

    他们一家人走得坦坦荡荡,还带上了登记国籍所需要的资产证明以及在秦国办理身份证明。等一家人出来时候就看到了老朋友蒙氏家族,此后是尉氏家族、李氏家族,一个个老百姓平日里难以看到的大人物都在这里登记国籍啦!

    大家都是同僚,又都是客卿,彼此之间平日里相处得也颇为友好,照理见面定要寒暄几句,但在这里遇见时众人均是极有默契地并不多说,只以眼神互相示意后安静等待。

    围观人群从一开始窃窃私语,到看着一辆辆马车和一个个大人物出现时渐渐沉默,因为秦王的征贤令而聚在咸阳城的不少六国人士自然也在围观的队列中,他们不知不觉被这份气氛带动也跟着肃容起来。

    吕老太爷作为第一个从登记处走出来的人,神采飞扬,他捧着全新的户籍登记册,见民众个个表情复杂洒然一笑,他冲着众人拱手道:“秦人吕翁,有礼啦!”

    一时间,围观的不少秦人因为这句话竟是眼圈酸涩,他们终于,终于不再是那个被中原人看不起的国家了,看,有人会因入了他们的国籍而无限欢喜。

    一中年汉子跟着拱手,声如洪钟:“老先生,欢迎入籍!”    秦国推动国籍一事传到东方六国之时, 大部分人都觉得秦人多此一举,还要耗费大力气去整理户籍, 简直是钱多了烧的。

    但真的是白费力气吗?同样的讨论也在秦国的咸阳宫内进行着。

    秦国实施这一制度已有近半年, 越来越多的客卿加入了秦国国籍。但是,建国籍这一制度看起来并没有给国家带来任何的改善,反倒是颇为劳心劳力, 于是自然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

    奏书被直接递到了秦王手中,嬴政没有将之压下,反而在大朝会之时提起,让朝堂中臣子自由论述。

    战国七雄之间经历了长时间的兼并,大家最初时候都是周天子所分封的诸侯, 虽然后来造反的造反,自立的自立, 但在成了王之后, 众人还是用着同样的方法分封底下的人。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制度不好,自己能造反,下头的人自然也能,奈何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地太大, 管不了,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在咸阳宫朝堂上, 吕安如此说道:“之所以当年周天子采用了分封制治国, 就是因为单靠他一人以及一个周国政府无法管理偌大的天下,方才用了分级管理的方法。”

    所谓分级管理法就是周天子只管理诸侯,然后由诸侯管理卿大夫, 卿大夫管理士,士管理最底层的庶民,庶民管理奴隶,层层递进。

    周天子仅负责外交和军事,并不负责管理最底层的民众,民生如何与他无关,诸侯国内发生什么亦是和他无关。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庶民只认士,不识卿大夫,而卿大夫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士,却不知道封地有多少庶民。”吕安道,“士只效忠于卿大夫,却并不会效忠卿大夫所效忠的诸侯,所以一旦某个卿大夫背叛了,那么他底下被他所管理的士阶层以及士所管理的庶民也会跟着他一同背叛。”

    随着他的话出口,朝堂上诸人表情都有些微妙,那小眼神一下又一下地往王位上头飘。只因为严格来说,吕安所说的背叛造反的人当中包括了先代秦王,当年孝公之子也就是嬴政太爷爷的父亲惠文王嬴驷就是自立为王,只不过那时候秦国强盛,周天子无可奈何只能捂脸承认。

    在众人小心翼翼的目光中,嬴政面不改色,老秦人在这点上面头都十分铁,随便你怎么说,反正胜者为王。

    见他表示浑不在意,众人又将目光投向了侃侃而谈的吕安。

    诸侯为何都能纷纷僭越为王,此前众人只意识到诸侯国强大拥有更多的军事实力之故,确实没有想到吕安所说的这一更深一层的原因,再深入挖掘一下……

    虽然话没有说出口,但吕安的言下之意便是——诸侯如果可以升级成了王,为了管理自己的属地自然会将原本的卿大夫封为诸侯,这就是活生生的领导造反,小弟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