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_作者:洛娜215(231)

2019-11-12 洛娜215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科学腐熟的农家肥。

    小国王就连什么时候用粪坑的上层什么时候用下层都说得明明白白。上头盯得紧,下头自然不敢马虎,当地的县官被迫没事就在地里头晃,看到闲汉那是眼睛都在发光,就差要问一句:是不是很闲,要不要先把今年的役给服了?

    如此压迫下民众自然没事就要往地里头走。

    再加上,许多人还没钱购买农具,都是租赁的,租来的东西多使一遍那就是赚了啊,一块地那是恨不得轮个四五茬?中山国的田地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热情的招待,自然长得特别快。

    农民们总还会有些三大姑四大姨的关系探听到了试验农场的举动,顿时琢磨起来的人不少。

    这一点,夏安然有了一个思维误区。

    农人的确是不敢尝试新东西,但耐不住他们普遍觉得——贵人们用的那一定是好东西啊。别的东西什么放水蓄水的他们搞不懂,但是养鸭子那是没问题,毫无难度。

    中山国的农民们接受这点接受的可快了。

    小鸭子谁家没有几只,有几个胆大心也大的汉子悄悄趁着婆娘没注意就把鸭崽子丢进了稻田里头,然后就蹲在田垄上看着几只崽子在里头撒泼,也没见把秧苗给糟蹋了。

    消息更为灵通的便悄悄跟着实验农庄里头的节奏走,有弄巧成拙的,也有靠着直觉成功让鸭子和水稻和平共处的,最后这一点被庄子上的人发现,生怕亲戚吃亏的庄农在请示过小国王之后稍稍透露了些养鸭子的技巧。

    其实这时代的人都不喜欢养鸭子。

    因为养禽类主要就是为了他们的蛋,母鸡养了三个多月就能产蛋,而鸭子却要四个多月。

    这一个月差不多就是二十多颗蛋呢。

    而且母鸡吃得杂,基本什么都不挑,鸭子就不行,它吃得多,肠子还直,几乎是吃了就拉。这货还得放水里头去,这必须散养,如此一弄,自然成本就上去了。

    农忙时候谁有空一路护送着鸭子走来走去,而且这一路上说不定就被哪个黄鼠狼给叼走了。

    还是鸡好,公鸡能打鸣,母鸡能下蛋,鸡子那更就是家庭的收入啊。

    可是如今,中山国更是办起了养鸡场,虽然养鸡厂的鸡蛋产出主要是供应军需,但是不免会对民间市场带来冲击。

    养鸡场的鸡蛋总会有采集不好打破的时候,如果这几日不是军营、学舍开蛋日,鸡子破了之后保存不了,这些鸡子就会被放到市场上头卖。

    破了的鸡蛋不耐放,但是如果买回去当天吃那也是没问题的。这种鸡子东西好,还便宜,一经推出立刻成为了会过日子的女郎们的心头好。

    现在几乎每天早上都有人候在那摊子前头,就等着抢蛋呢。

    如此一来,除了送礼要讲究体面的,自己吃的那可不宁可猫着这碎蛋呀。

    鸡蛋价格跌了之外,母鸡的价格也随之稍稍下落。

    其实工厂内的小母鸡还没到了自然淘汰的时候,但是市场就是这样,大批量囤积的货物哪怕短时间内不出手,也能影响到这个市场。

    好在这种影响还不剧烈,毕竟如今于中山国而言,鸡子和禽肉的供应量也就勉强能达到三四成左右。远远没达到人均一个蛋的程度,这个市场还非常宽广。

    而且现在人们吃鸡蛋的法子也就是白煮蛋,等他们像后世人将吃鸡蛋玩出花甚至能够搞出“全蛋宴”的时候,鸡蛋的需求量会更大。

    毕竟夏安然的另一个大杀器——酱油还没放出来。

    他相信在满足了生存最低水平之后大中华国人民对于食物的热枕程度。

    有了酱油,虎皮蛋、水蒸蛋、酱油蛋、茶叶蛋还远吗?

    但是小国王的想法大家不知道,故而现如今中山国人已经有意识地想要避开养鸡这个看着要亏本的市场,有条件养鸭的都去养了鸭,还有零散几户养了鹅。

    禽类数量的增长让小国王没少担心禽流感问题,他严令之下才控制住了增长数量,并且每一旬还会有畜官带着小吏上门检查禽类身体健康情况。当然也免不了和农人斗智斗勇。